【资料图】
在摩根士丹利第24届亚太峰会上,大摩知名分析师Adam Jonas与有着“自动驾驶教父”之称的Sebastian Thrun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作为Google X的创始人及Waymo前身项目的缔造者,Thrun的观点为投资者拨开了AI与机器人领域的迷雾。
据追风交易台,11月20日,摩根士丹利发布纪要。本次对话的核心结论非常明确,直指当前市场的两大痛点: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短期内需密切关注特斯拉在奥斯汀的纯视觉FSD表现,这不仅是技术测试,更是商业模式的验证点。同时,在硬件领域,需警惕人形机器人概念的过度炒作,转而关注能够解决具体物理交互难题(如灵巧手)的底层技术公司。
自动驾驶的“莱特兄弟时刻”已过,普及率正处于拐点
Sebastian Thrun回顾历史指出,自动驾驶汽车的“莱特兄弟时刻”早在2005年他赢得DARPA挑战赛时就已经发生。如今,这项技术正在快速渗透。
Thrun对于技术路线给出了极具分量的判断。他特别提到,如果埃隆·马斯克能够在奥斯汀展示一种被动光学(仅摄像头)的Robotaxi,并在移除驾驶员的情况下实现安全的商业化服务,那将是“巨大的”成就。 这一观点对投资者的暗示在于:当前市场对于多传感器融合(激光雷达+雷达+摄像头)与纯视觉方案的争论尚未结束。一旦纯视觉方案被证实安全可行,其低成本优势将对竞争对手构成降维打击。
人形机器人的悖论:被高估的市场 vs 被低估的技术难度
针对当下火热的人形机器人赛道,Thrun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但极具洞察力的观点:它们同时被“过度炒作”和“未被充分重视”。
空中机器人将远超地面,基础设施亟待升级未来的机器人不在地上,而在天上。Thrun预测,空中的机器人数量将大大超过地面上的机器人。
头条 25-11-21
头条 25-11-21
头条 25-11-20
头条 25-11-20
头条 25-11-20
头条 25-11-19
头条 25-11-18
头条 25-11-17
头条 25-11-17
头条 25-11-16
头条 25-11-16
头条 25-11-15
头条 25-11-14
头条 25-11-14
头条 25-11-14
头条 25-11-14
头条 25-11-13
头条 25-11-13
头条 25-11-13
头条 25-11-13
头条 25-11-13
头条 25-11-12
头条 25-11-12
头条 25-11-11
头条 25-11-11
头条 25-11-11
头条 25-11-10
头条 25-11-10
头条 25-11-10
头条 25-11-09
头条 25-11-08
头条 25-11-07
头条 25-11-07
头条 25-11-07
头条 25-11-05
头条 25-11-05
头条 25-11-05
头条 25-11-04
头条 25-11-03
头条 25-11-01
头条 25-11-01
头条 25-10-31
头条 25-10-31
头条 25-10-30
头条 25-10-30
头条 25-10-27
头条 25-10-26
头条 25-10-25
头条 25-10-25
头条 25-10-24
头条 25-10-24
头条 25-10-23
头条 25-10-23
头条 25-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