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养生:无厌于日,使志无怒

时间:2023-07-04 08:35:26 来源: 文汇


夏至已过,面对炎炎夏日,如何通过养生来固护正气,提高自身免疫力,成为广大市民关心的话题。

夏日时节,人体阳气同自然界相应而旺盛于外,内脏同体表相比反而处于阳气相对不足的状态。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一定要注意固护正气,提升、扶助自身阳气,祛除机体的寒邪,有助于保护相对 " 阳虚 " 的脏腑。下文就一些夏季养生的理念和方法作总结归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养阳最重要

人们在夏季有着 " 避暑乘凉 " 的固有观念,加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解暑降温的起居、饮食方法唾手可得,人们往往过度乘凉饮冷,很多人在夏季没有更好地调养阳气,反而更损阳气。

夏季养阳首先要做到忌贪凉过度。将空调调至 26 ℃以上,避免对着空调、风扇直吹;夜间定时空调时间,入睡后空调自动关闭,避免整夜开窗直吹身体。避免 " 人造寒邪 " 侵袭人体体表、脏腑,造成乏力、困倦、关节酸痛、食欲不佳、腹痛腹泻等寒邪伤阳的空调病表现。

同时,忌饮食过凉。冰激凌、冰西瓜、冰啤酒、冰咖啡等已成为很多人的夏季标配饮食。殊不知,这些温度过低、性味寒凉的饮食使夏季不仅没有 " 养阳 ",反而容易 " 伤阳 "。

普通人群在夏季要减少冰镇饮食或大量寒性果蔬的摄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群更要远离此类食品。

心静自然凉

夏季和五脏之 " 心 " 在五行上同属于 " 火 "。炎热的夏日,火邪容易耗伤心阴,使心火偏旺,因此很多人在夏季容易心烦气躁,违背了《黄帝内经》中 " 使志无怒 " 的夏季养生原则。

在整个夏季要注意控制好情绪,多读优美的文章、多听悠扬的音乐、多想喜悦的事情,俗语所说的 " 心静自然凉 " 是很有道理的。

饮食有 " 三要 "

夏季高温,容易让人出现疲倦、口干舌燥等不适症状。因此,夏季的饮食保健尤为重要,以下提炼饮食 " 三要 "。

■要清淡

夏季,身体的阳气随着自然界阳气而旺盛于外,加之雨水较多至外界湿气较重,脾胃出现相对阳气亏虚、湿邪困阻的状态。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脾胃运化,油腻、辛辣、烟酒、浓茶等饮食则使本就虚弱的脾胃运化不利、升降失常,出现食欲不佳、腹胀、便溏等症状。

■要酸甘微苦

夏季的火邪、暑邪容易伤人津液,使人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的感觉。中医认为,性味酸甘的食物可以生津化阴,推荐乌梅汤、糖拌西红柿、糖醋拌黄瓜等;苦味的食物具有清心解暑、清热祛湿的作用,推荐凉拌苦瓜百合、凉拌西芹等菜品,但平素脾胃虚弱人群需注意减量。

■要卫生

当本就虚弱的脾胃加上性寒饮食的负担,再遇到不卫生的食物,势必会导致急性胃肠炎等疾病的发生。夏季饮食要注意果蔬清洗干净、避免食物久置、防止蝇虫污染、就餐环境择优等。

睡好 " 子午觉 "

夏季养生要做到 " 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子时(23 时至 1 时)是阴气最盛、阳气较弱的时候,子时深度睡眠可以滋养阴气,固护阳气。子时气血流注胆经,睡眠可滋养肝阴,疏利胆气,对肝胆养生具有重要作用。

午时(11 时至 13 时)阳气最盛,阴气萌生,为心经所主。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午睡半小时左右,可滋养心阴,使神清气爽,脏腑调和。

适量运动好

" 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告诉我们,夏季养生要适当早起,不能因炎炎烈日而过多待在冷气十足的空调房里,要走出去适度运动、适度出汗,才能顺应阳气的升发,使气血流畅。

当然,夏季运动也要避开气温最高的时间,最好选择早晨、傍晚等气温适宜的时间段。运动量不宜过大,过量出汗会加速暑气对人体气阴的消耗,建议选择慢跑、广场舞、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方式。

祛湿有妙招

眼下正值梅雨季节,降雨频繁,湿度较高,加之暑邪多挟湿邪共同侵袭人体,常出现乏力、头晕、恶心、纳差、腹胀、大便粘腻、舌苔厚腻等湿邪困阻的表现。

因此,夏季养生也应注意祛湿,推荐以下祛湿妙招。

■夏月祛湿粥

将适量等份的炒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绿豆、芡实浸泡一夜,将干荷叶细条纳入纱布袋中,一起煲粥。本品有健脾祛湿、清暑利尿的功效。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祛湿香囊

将艾叶 10 克、藿香 15 克、佩兰 15 克、苍术 10 克、白芷 5 克、桂枝 5 克剪成小块、小段,或研磨成细粉装入茶叶浸泡袋中,纳入香囊,放于衣服口袋、室内通风处、枕边等处。

■祛湿穴位

丰隆:属足阳明胃经穴,小腿外膝眼和外踝两点连线中点,胫骨前缘外侧 1.5 寸(大约两指宽度)。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外膝眼)下 3 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每天可用拇指均按揉以上穴位 5 次,每次 30 下;也可用艾灸、刮痧板点穴、揿针等方法刺激以上穴位。

■祛湿泡脚方

生姜 5 片、艾叶 10 克、桂枝 10 克、肉桂 5 克、陈皮 15 克、藿香 15 克、佩兰 15 克以上药物放入纱布袋,蒸锅中加 2.5 升水并加入药包,煮沸后改文火煮 20 分钟后,用药液泡脚。注意水不宜过烫,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在 40 ℃以内;不宜泡过久,10 至 15 分钟即可。

作者:矫健鹏(长征医院中医科医生)

编辑:李晨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