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第九批志愿军遗骸下葬仪式现场:陵园外守候的老与少

时间:2022-09-17 21:52:46 来源: 九派新闻


9月17日,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上午10点,安葬仪式正式开始。礼兵将烈士棺椁由准备区护送至仪式现场。全体人员向志愿军烈士三鞠躬,27名礼兵鸣枪12响,向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随后,礼兵护送烈士棺椁礼步行进至地宫。

市民无法进入观看,聚在陵园外守候,街角处,摆放着十余束市民送上的鲜花。有人拿着手机,播放着央视直播的陵园内下葬仪式的画面。


(资料图片)

现场的人依旧熙熙攘攘。有老人身体不好,昨日下雨未能成行,今日女儿骑着电动车拉着老人专程来看。有82岁的老人坐在轮椅上,被老伴推着前来,他们前行的速度很慢,不时有跑跳着的孩子从身边经过。

家属形容失去亲人是“切肤之痛”

田恒丰老人78岁了,头发花白,颤抖的手从破旧的斜挎包里抽出两张纪念封,“都是我自己做的。”

其中一张,田恒丰用红底黄边的字体写着“山河锦绣,英雄归来”,下边是黑色的“第九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沈阳”。右侧是从上报纸上裁下来的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

信封上处处是讲究。顶部贴着三张邮票,左侧是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中间的是红心和鲜花;右侧是长城,象征着英烈们,为保卫国家,用肉身筑成的钢铁长城。

另一张写着“山河无恙,英雄回家”的信封,背景是大大的数字9包裹着四颗星星,将“第九批在韩烈士遗骸回国”和国旗的标志融合在一起。设计这封纪念封花了他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昨日迎回烈士后,他冒雨前往邮局寄出,留下当日的邮戳。

为了凸显今年归国的88位志愿军烈士遗骸,他还翻出一个含有数字88的挂号条,贴在信封右下角。

如果信真的能寄到烈士手里,他想对烈士们说,“感谢你们献出的宝贵生命。”讲到这里,这位老人哽咽了,头重重地点了两下。

田恒丰举着自制的纪念封。图丨九派新闻覃钰钰

一旁的赵爷爷今年87岁,坐在轮椅上。他们祖孙三代今天一起来到了陵园的门口。赵爷爷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退休前是中国航天第二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

抗美援朝的记忆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那年,他十七岁,遗憾未能去当兵。有些同学去了抗美援朝的前线,看到“他们”的消息,就是在报纸上。

陵园门口的留言墙上,许多人留下自己的心声。林大爷在墙上写下二舅赵振全的名字,二舅19岁离家,再没回来。

他是从大舅口中得知二舅的故事的。他那时候问大舅,为什么我有大舅、三舅,就是没二舅呢?

大舅眼眶红了,回答道“你二舅留在朝鲜战场了”。他后来听到一个成语“切肤之痛”,这就是他当时听到二舅故事时的心情。

2018年,他得知沈阳有个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自此每年遗骸归国时,他都来到这里,尽管二舅的遗骸还没回来。

二舅离家时还太小,牺牲时也太小,没有留下子嗣。林大爷想,他要把自己当作二舅的后代。

他对着九派新闻的镜头,遥寄哀思,“希望二舅在那边好好的……放心吧,家里人都很努力,都学有所成。”

林大爷望着纪念墙。图丨九派新闻覃钰钰

有孩子特意找出一身黑衣服

除了对那个年代有深厚感情的老人们,现场还有很多稚嫩的孩子。抗美援朝对他们来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他们却耳熟能详,牢牢记在心间。

两名十一岁的少先队员戴着红领巾,拿着黄菊花等候在现场。有一个六年级的男孩,昨天看到志愿军归国的消息,觉得“我得来看看”,主动让外公带自己来,临行前,他特意找出了一身黑色的衣服。

更小的孩子只有五六岁的年纪。一位母亲带着一个五岁的小女孩,第一次来到现场。这位母亲说,去年志愿军遗骸归国时孩子还小,今年觉得孩子“到懂事的年纪了”,第一时间带来看,希望能从小就接受一些爱国主义教育。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8岁的小赵用稚嫩的声音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一旁的奶奶说,这是自己教的。“从小我就教她唱这首歌。中国人,就要记住自己的历史,知道现在的生活是谁带来的。”

当奶奶告诉她,英雄遗骸回国了,要去看看。小赵说,那我们要带着花去。她交上自己积攒的零花钱,和奶奶各买一束菊花,来到陵园门口。

同样带了鲜花的还有岐山一校的两位六年级学生,他们穿着校服,系上红领巾,买了88枝花,为的是献给今年归国的88位志愿军烈士遗骸。

两名少先队员手捧鲜花。图丨九派新闻覃钰钰

“这是在干嘛呀”,“这里面是志愿军爷爷的遗骨,现在正在准备下葬。”另一旁,有位母亲一直举着手机给两个孩子看着央视的直播,不时的给他们讲解。

“这两边原来都是花,这边有两排,这边一排,现在都改了。”六年级的徐宣(化名)指着烈士陵园的布局不住地介绍着。他只有十一岁的年纪,但对这里烂熟于心。他了解信息的渠道并不多,昨天在手机上才看到烈士归国的消息,错过迎回,他觉得,烈士下葬这一天一定得来看看。

今天的沈阳艳阳高照。仪式结束后,烈士陵园依旧不对外开放,老老少少聚在陵园门口,探头向里张望着。

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在陵园内的下葬仪式致祭文:“魂兮归来,观我国光。我民既富,我土斯强。民族复兴,华夏恒昌。大道惟新,协和万邦。魂兮归来,嘉名孔彰。魂兮归来,万古流芳。”

对于来到现场的人们来说,哪怕知道不能进入,守候在陵园外,也是“送了他们一程”。

九派新闻记者 王怡然 覃钰钰 沈阳报道

【来源:九派新闻】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