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事

>四川自贸区“半年报” 成都拿出亮眼成绩

四川自贸区“半年报” 成都拿出亮眼成绩

四川自贸试验区自4月1日挂牌运行以来,紧扣制度创新核心任务,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截至10月底,四川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16944家,注册资本2408亿元。《总体方案》明确的159项试验任务全面铺开,目前已探索形成77项创新经验成果。昨日,四川省商务厅、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召开“魅力自贸·开放四川”首场新闻发布会,发布四川自贸试验区“半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成都自贸试验区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的主体和核心,承担的155项试验任务全部启动。截至10月底,新增注册企业14899家,新增注册资本2229.91亿元。

  建设成效

  成都区域155项试验任务启动

  据悉,《总体方案》明确的159项试验任务全面铺开,其中成都区域承担的155项全部启动,川南临港片区承担的141项启动136项。国务院和商务部推广的123项改革试点经验实施117项。

  截至10月底,四川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16944家,注册资本2408亿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56家,超过全省新设外资企业数的1/3。入驻持牌金融机构300余家,入驻基金160余家。记者了解到,成都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14899家,新增注册资本2229.91亿元,其中新增外资企业155家,注册资本10.36亿元。

  贸易投资更加便利。据悉,95%以上外商投资企业适用备案管理,备案材料减少约90%,办理时间减少50%以上。进出口平均通关效率在全国42个直属关区中名列前茅。截至目前,自贸试验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0余个。

  创新成果

  成都已创造39个创新案例

  据介绍,四川自贸试验区目前探索形成77项创新经验成果,精选21项向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推荐,并在全省复制推广。其中政府职能转变改革24项,加快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投资管理制度改革10项,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贸易便利化改革20项,有力促进对外贸易蓬勃发展。金融开放创新改革11项,着力破解实体经济遭遇的诸多困境。事中事后监管改革7项,为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保驾护航。协同改革5项,有利于发挥自贸试验区在区域经济大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成都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开放倒逼效应,着力解决一批制约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突出问题,努力形成‘企业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试验格局,国家改革试验田作用不断彰显。”成都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创造39个案例。如在西部城市中率先开展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等多项试点,推出全国首款“互联网+”科创融资产品“创客贷”、首笔1.128亿元飞机预付款融资业务等。

  开放发展

  成都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在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加快的大背景下,四川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呈现‘好于同期、高于全国、领先中西部’的基本特点。”四川自贸试验区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1-10月,四川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48.4%,高于全国32.5个百分点,规模居中西部地区首位,进入全国前10位。1-10月,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65.4%,合同外资增长48.6%,实际到位外资增长6.3%。

  数据显示,1-9月,成都全市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34.7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出口1448.5亿元,增长50.7%;进口1386.2亿元,增长62%。值得一提的是,1-9月,成都市通过双流空港进出口货值达2011.6亿元,增长54.5%,占全市进出口总量的71%;通过青白江铁路港进出口货值为102.2亿元,同比增长6.2倍,占全市进出口总量的3.6%。“双流空港和青白江铁路港进出口总量占全市进出口总量近75%,这充分反映出我市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成都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NBW

特别报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