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滴滴这一年:以为自由却成束缚
我开滴滴这一年:以为自由却成束缚
2017-11-15 11:57 www.hnmdtv.com 编辑:中原网事
去年12月30日,戈师傅成为杭州第一位拿到网约车驾驶员证的幸运儿。(资料照片)
浙江在线11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吴朝香俞任飞)杭州的网约车新政实施已满一年,这一年来,那些开网约车的司机有什么感受,新政之下,他们又经历了什么,记者采访了两位开网约车的司机,他们都在做滴滴,我们来听他们说说:我开滴滴这些年。
网约车一年间,回望与倾听。乘客在意车好不好打,问的是“服务”,服务的便捷、安全、优质……这是消费者越来越高的要求;司机在意“规范”,想在合情合理的竞争条件下,尽可能挣到更多的钱,说的是新的服务形式变化带来更多市场潜力。
网约车新规出台这一年,大家的感受是喜忧参半。新政的出台,体现了管理部门在跟随市场的脉动。而人们终将懂得:暴利时代不会长久,有序的竞争,规范的服务和管理,才是生存的真谛。
王威柯,36岁,开网约车四年
网约车行业“性价比”越来越低
王威柯(化名)是滴滴专车的一名司机,在记者联系上他时,他的雅阁已经在城西空驶了半个小时了。
“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他苦笑。这是王威柯开滴滴的第四个年头了,从去年开始,开专车的收入每况愈下。
“就说前天吧,我滴滴跑了一个上午才赚了200块,而下午替租赁公司送一群客户去机场,600块轻松到手。”他一边抱怨,一边算起了账。
现在每天通过完成跑单任务,王威柯平均可以拿到80元的奖励金;而在一年前新政颁布时,这个数值还有150元。更别说2015年滴滴快车刚推出时,光奖励金他就能拿到600元一天。同时,专车的起步价也在不停的下调,从最早的17元,降到了如今的11元。
不合规的车子抢生意
其实,早在新政之前,这样的变化已经有了。
2016年8月,优步中国与滴滴合并,从那时起王威柯明显感受到收入少了。
随后的11月,杭州公布了《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之后,王威柯就去变更了车辆性质。
“我有一个朋友开专车出了事故,因为车辆性质没有变更,保险公司不给报。我觉得这太悬,就去改了。”
除此之外,他还“突击”复习了两个晚上考出了“从业资格”。在他眼里,这是一次机会,“那段时间查得紧,很多不合规的车都不敢上路。”
确实,在今年3月过渡期结束后,半数不合规的网约车选择了退出,取得营运资格的王威柯迎来了生意高峰。“以往跑一天只有600的流水,那段时间涨到了1000多。”
但好景不长,很快王威柯就发现,那些不达标的网约车,又回来了。“交警又不可能全都查出来。”他不无抱怨地说,现在路面上的网约车,很多都是未达标的:车辆号牌不符的,就去租块浙A牌照;车辆不达标的,就借别人的车去注册;此外还有大量未更改车辆性质或未取得从业资格的网约车。
在王威柯看来,这些车抢走了自己不少生意。
反过头来,当初为取得从业资质所做的努力,如今都成了“负担”。一方面,转为运营车辆后,保费相较以往多了两倍不止;另一方面,运营车辆8年的强制报废年限,又让车辆的价值降了不少。
“哪怕之后我把车辆性质改回非运营,也要降上两三万,才卖得出去。”王威柯叫苦不迭。
找到不错的行当就转行
赚的不多,辛苦却一点没少。这一年来,滴滴对专车司机的要求水涨船高。在工作量上,每月必须保证26天出车,接单数要在207单以上,否则就会面临“淘汰”的危险。在服务质量上,专车司机出车时必须穿着正装,戴白手套,保持车内整洁,并常备矿泉水与充电器。滴滴常常会派人暗访专车司机的服务水平,王威柯把他们称为“神秘访客”,一旦被“神秘访客”发现不符规章,轻则减少派单,重则取消资格。
最早租车做滴滴的王威柯,在2015年退掉租了一年的“天籁”。那时他对网约车生意非常看好,觉得与其每月花钱租车,不如贷款买一辆,“反正租金和还款差不太多”。
但如今,每当有人向他打听网约车生意时,他都会劝对方别做这行。“大家都有点想跑了。”王威柯回忆说,当时和他一起买车的,有3个跳槽过来的出租车司机,都在去年不约而同地“做回了老本行”。
原本在他们眼里时间自由、收入不错的网约车行业,“性价比”正变得越来越低。王威柯自己也在考虑转型,“如果找到不错的行当,我立马走人。”
谈到这次新政修订,王威柯表示网约车行业的逐步规范是件好事。但他同时也希望,修订版推出后能够真正落实,让他们这些“守规矩”的网约车司机别吃亏。
俞伟,37岁,开网约车4年
暴利时代终究是过去了
37岁的俞伟开滴滴4年了,他从下班后拉几单的打酱油司机,变成了一名专职司机,为了这份新工作,他还特意花了23万元买了辆丰田锐志。
一个月起早贪黑跑了八九千
最开始跑滴滴的时候,俞伟还在一家公司做销售,那个时候,下班的时候开几单生意,几乎是一种风潮。
“就趁下班时间拉几单,一个月跑得好能有三四千。”这让俞伟很兴奋,那时他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如此。
一年后,俞伟决定辞职,专门开滴滴。他换掉原来开了几年的旧车,入手了现在的丰田,觉得前景一片光明。但是最近这一年做下来,俞伟有些不确定:这行自己还能做多久。
“生意太难做了,累,压力大。”俞伟说。
俞伟如今一个月能跑八九千元,听起来,这个收入已经不错了。“但这真是一脚一脚踩出来的,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那些做到上万元的,更累。”他因此每天都有一种紧迫感,“不敢停,停一天就没收入。”
他说,当初辞职,除了觉得开车收入高,还自由,没想到这种自由会是一种束缚。
拿到了从业证还是心慌慌
去年,杭州网约车新政颁布没多久,俞伟就开始准备从业资格考试。
“我知道,很多人其实没去考这个,但我觉得,万一被查到了,影响开车怎么办?”
他花了一周时间去准备,不开车的时候,拼命刷题,刷了五六百道题。他开玩笑说,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认真准备考试了。“如果不复习,考试的题肯定难,但做过题了,就觉得还好。”不过,第一次考试,俞伟并没有全部通过,参加了一次补考,才拿到了“从业证”。
从业证在手,俞伟在开车的时候也并没有觉得太安心,因为他的车子迟迟没有去更改为营运车辆。他不知道自己还会做多久,所以一直犹豫着没有去更改。
让俞伟吃不消的还有违章压力。
“天天在路上跑,违章真是躲也躲不过,我们这个行当,很多人,都是12分不够用,不到一年,都被扣光了。”
俞伟有时候会感叹一下,去年的那段好时光。
“去年上半年,生意很好做,我一个月有跑到两万的时候,那个时候平台的补贴高嘛。”俞伟说,补贴都能占到月收入的三分之一,但是到了去年下半年,补贴变低,一直到现在,越来越少,“和那个时候比,可以说是锐减了。”
但无论怎么怀念,暴利时代终究是过去了。洗牌后的市场,需要更辛勤的付出,才能有不错的回报。
俞伟打算先这么开着,以后有合适的挣钱机会,比如能自己做个小生意,他就抓紧转行,“肯定不会一直做下去。”
他说,当初辞职,除了觉得开车收入高,还自由,没想到这种自由会是一种束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去年12月30日,戈师傅成为杭州第一位拿到网约车驾驶员证的幸运儿。(资料照片)
浙江在线11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吴朝香俞任飞)杭州的网约车新政实施已满一年,这一年来,那些开网约车的司机有什么感受,新政之下,他们又经历了什么,记者采访了两位开网约车的司机,他们都在做滴滴,我们来听他们说说:我开滴滴这些年。
网约车一年间,回望与倾听。乘客在意车好不好打,问的是“服务”,服务的便捷、安全、优质……这是消费者越来越高的要求;司机在意“规范”,想在合情合理的竞争条件下,尽可能挣到更多的钱,说的是新的服务形式变化带来更多市场潜力。
网约车新规出台这一年,大家的感受是喜忧参半。新政的出台,体现了管理部门在跟随市场的脉动。而人们终将懂得:暴利时代不会长久,有序的竞争,规范的服务和管理,才是生存的真谛。
王威柯,36岁,开网约车四年
网约车行业“性价比”越来越低
王威柯(化名)是滴滴专车的一名司机,在记者联系上他时,他的雅阁已经在城西空驶了半个小时了。
“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他苦笑。这是王威柯开滴滴的第四个年头了,从去年开始,开专车的收入每况愈下。
“就说前天吧,我滴滴跑了一个上午才赚了200块,而下午替租赁公司送一群客户去机场,600块轻松到手。”他一边抱怨,一边算起了账。
现在每天通过完成跑单任务,王威柯平均可以拿到80元的奖励金;而在一年前新政颁布时,这个数值还有150元。更别说2015年滴滴快车刚推出时,光奖励金他就能拿到600元一天。同时,专车的起步价也在不停的下调,从最早的17元,降到了如今的11元。
不合规的车子抢生意
其实,早在新政之前,这样的变化已经有了。
2016年8月,优步中国与滴滴合并,从那时起王威柯明显感受到收入少了。
随后的11月,杭州公布了《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之后,王威柯就去变更了车辆性质。
“我有一个朋友开专车出了事故,因为车辆性质没有变更,保险公司不给报。我觉得这太悬,就去改了。”
除此之外,他还“突击”复习了两个晚上考出了“从业资格”。在他眼里,这是一次机会,“那段时间查得紧,很多不合规的车都不敢上路。”
确实,在今年3月过渡期结束后,半数不合规的网约车选择了退出,取得营运资格的王威柯迎来了生意高峰。“以往跑一天只有600的流水,那段时间涨到了1000多。”
但好景不长,很快王威柯就发现,那些不达标的网约车,又回来了。“交警又不可能全都查出来。”他不无抱怨地说,现在路面上的网约车,很多都是未达标的:车辆号牌不符的,就去租块浙A牌照;车辆不达标的,就借别人的车去注册;此外还有大量未更改车辆性质或未取得从业资格的网约车。
在王威柯看来,这些车抢走了自己不少生意。
反过头来,当初为取得从业资质所做的努力,如今都成了“负担”。一方面,转为运营车辆后,保费相较以往多了两倍不止;另一方面,运营车辆8年的强制报废年限,又让车辆的价值降了不少。
“哪怕之后我把车辆性质改回非运营,也要降上两三万,才卖得出去。”王威柯叫苦不迭。
找到不错的行当就转行
赚的不多,辛苦却一点没少。这一年来,滴滴对专车司机的要求水涨船高。在工作量上,每月必须保证26天出车,接单数要在207单以上,否则就会面临“淘汰”的危险。在服务质量上,专车司机出车时必须穿着正装,戴白手套,保持车内整洁,并常备矿泉水与充电器。滴滴常常会派人暗访专车司机的服务水平,王威柯把他们称为“神秘访客”,一旦被“神秘访客”发现不符规章,轻则减少派单,重则取消资格。
最早租车做滴滴的王威柯,在2015年退掉租了一年的“天籁”。那时他对网约车生意非常看好,觉得与其每月花钱租车,不如贷款买一辆,“反正租金和还款差不太多”。
但如今,每当有人向他打听网约车生意时,他都会劝对方别做这行。“大家都有点想跑了。”王威柯回忆说,当时和他一起买车的,有3个跳槽过来的出租车司机,都在去年不约而同地“做回了老本行”。
原本在他们眼里时间自由、收入不错的网约车行业,“性价比”正变得越来越低。王威柯自己也在考虑转型,“如果找到不错的行当,我立马走人。”
谈到这次新政修订,王威柯表示网约车行业的逐步规范是件好事。但他同时也希望,修订版推出后能够真正落实,让他们这些“守规矩”的网约车司机别吃亏。
俞伟,37岁,开网约车4年
暴利时代终究是过去了
37岁的俞伟开滴滴4年了,他从下班后拉几单的打酱油司机,变成了一名专职司机,为了这份新工作,他还特意花了23万元买了辆丰田锐志。
一个月起早贪黑跑了八九千
最开始跑滴滴的时候,俞伟还在一家公司做销售,那个时候,下班的时候开几单生意,几乎是一种风潮。
“就趁下班时间拉几单,一个月跑得好能有三四千。”这让俞伟很兴奋,那时他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如此。
一年后,俞伟决定辞职,专门开滴滴。他换掉原来开了几年的旧车,入手了现在的丰田,觉得前景一片光明。但是最近这一年做下来,俞伟有些不确定:这行自己还能做多久。
“生意太难做了,累,压力大。”俞伟说。
俞伟如今一个月能跑八九千元,听起来,这个收入已经不错了。“但这真是一脚一脚踩出来的,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那些做到上万元的,更累。”他因此每天都有一种紧迫感,“不敢停,停一天就没收入。”
他说,当初辞职,除了觉得开车收入高,还自由,没想到这种自由会是一种束缚。
拿到了从业证还是心慌慌
去年,杭州网约车新政颁布没多久,俞伟就开始准备从业资格考试。
“我知道,很多人其实没去考这个,但我觉得,万一被查到了,影响开车怎么办?”
他花了一周时间去准备,不开车的时候,拼命刷题,刷了五六百道题。他开玩笑说,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认真准备考试了。“如果不复习,考试的题肯定难,但做过题了,就觉得还好。”不过,第一次考试,俞伟并没有全部通过,参加了一次补考,才拿到了“从业证”。
从业证在手,俞伟在开车的时候也并没有觉得太安心,因为他的车子迟迟没有去更改为营运车辆。他不知道自己还会做多久,所以一直犹豫着没有去更改。
让俞伟吃不消的还有违章压力。
“天天在路上跑,违章真是躲也躲不过,我们这个行当,很多人,都是12分不够用,不到一年,都被扣光了。”
俞伟有时候会感叹一下,去年的那段好时光。
“去年上半年,生意很好做,我一个月有跑到两万的时候,那个时候平台的补贴高嘛。”俞伟说,补贴都能占到月收入的三分之一,但是到了去年下半年,补贴变低,一直到现在,越来越少,“和那个时候比,可以说是锐减了。”
但无论怎么怀念,暴利时代终究是过去了。洗牌后的市场,需要更辛勤的付出,才能有不错的回报。
俞伟打算先这么开着,以后有合适的挣钱机会,比如能自己做个小生意,他就抓紧转行,“肯定不会一直做下去。”
他说,当初辞职,除了觉得开车收入高,还自由,没想到这种自由会是一种束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特别报道
猜想:入股一汽夏利 董明珠欲进新
9月15日,有内部人士向媒体爆料,董明珠携格力团队一行现身天津...西部证券扶贫新签商洛一区六县 5千
《国际金融报》记者获悉,近日,西部证券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格力电器停牌或涉夏利 董明珠造车
董明珠执掌的格力电器以及一汽旗下的一汽夏利都算得上是A股市场...
最新文章
- 深圳创投机构超5200家 累计投资总额3000多亿元
- 油价低、盈利难 低油价下煤化工产业发展矛盾凸现
- 中国奶粉需求每年增长22% 奶协会长谈奶粉海淘现
-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入实质阶段 竞价交易利于资源
-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城市总体规划改革中提高城
- 我国城市轨道运营里程达4000公里
-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净投放200亿元
- 人民币中间价上调6点
- 提升行业集中度 严控新增产能“赚快钱”
- 央行货币政策报告详解“双支柱”调控框架
- 河南省绘就能源业转型发展“路线图”
- 庄木弟代表:乡村振兴 让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既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
- 全国农业农村经济继续向好
- 精准扶贫开良方 脱贫致富拔穷根
- 深圳龙岗:十三五拟完成980公顷旧改 工改M0在160
- 江西省发展改革委专题协调九景衢铁路通车运营准
- 湖北省推进双创深入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 金融开放不必然丢失市场份额
- 改革开放路上的“中国价格”
- 55%的中国家庭几乎没有存款 南京有钱人抢房就是
- 龙头股为什么持续大涨?
- 广东:扩大短缺药监测面 到2020年实现预警信息共
- 京津合作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成立 京津“双城记”
- 湖北:2017年省技术创新重大项目启动暨培训会召
- 甘肃:每年将免费为100名贫困听障儿童植入人工耳
- 广西南宁放宽户籍准入条件:职校毕业生、技术工
- 山西侯马:千年古都城打造手艺小镇
- 长春启动文化遗产升级工程 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资管新规出台A股早盘一度大跌 对市场影响几何
- 央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 湖北:首份跨境电商“银关保”保函生效
- 北京通州与廊坊北三县之间生态规划开始招标
- 江西:到2020年6成以上血吸虫病流行县达到消除标
- 云南: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平稳
- 今年杭州已累计推出市本级公租房8514套[来源图片
- 沈阳900余台供热锅炉开展安全检查[来源图片]
- 雄安新区“千年秀林”种植
- 西安如何建“硬科技之都”?
- 山西:部分小微企业将免征增值税
- 神华和国电完成合并重组 国企重组全面提速进入“
- 51家金融机构证监会"密会"房企 明年楼市怎么走
- 京城首套房贷款利率微升 个别银行上浮四成“吓退
- 地方国企混改列入国家试点 云南白药等混改模式获
- 深圳市罗湖区: 鹏城东部高新区在崛起
- 新房涨幅受政策遏制 津楼市环比“一涨一跌”
- 密集调控政策下房企严重分化 中小房企生存艰难
- 从“共享”到“按需自动” 让出行梦想慢慢走进现
-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净投放100亿元
- 共享经济大浪淘沙 未来将注重产业融合发展
- 防蓝光眼镜不是“护身符” 佩戴后不节制用眼更糟
- “数字药片”追踪病患用药状况:健康优先于隐私
- 梨树成为“摇钱树” 河北威县“小梨果”撑起扶贫
- 全面实施马铃薯良种工程 深度开发新产品:定西马
- 深圳证监局推动地方交易场所清整工作取得实效
- 四季度开局出口增速、份额基本稳定 略有回落
- 李扬:未来几年货币政策是相对不宽松的
- 内蒙古支持盟市跨区域联合采购药品
- 河南政银企三方联手新增贷款1639.52亿元
- 甘肃国税部门追征环境违法企业税款1561.81万元
- 白血病短缺药“巯嘌呤片” 浙江药企6万瓶药发售
- 年底前北京将建2万家阳光餐饮单位
- 首家共享房车亮相山东济南街头:押金1万元 600元
- 广西桂林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00万人次
-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赵巷园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 北京城市副中心9项公路工程完工通车
- 前10月西安进出口总值同比增36.4%
- 《新时代国企改革策》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 国资充实养老金,让社保制度更稳固
- 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是一种“双赢”
- 财政部:第四批PPP示范项目评选启动
- 第四批PPP项目评选进行时 养老等产业受青睐
- 内蒙古完善补偿机制逐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
- 天津完成对452家重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深度治
- 5个关键词勾勒中国经济新气象
- 江苏:制造业重返校招“第一大户” 金融业需求下
- 珠海横琴3759家商事主体上失信榜
- 海南:前三季度会展业收入同比增长13.8%
- 四川成立首家金融审判庭
- 海南将建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 山东:三季度企业用工缺口20.9万 制造业需求最大
- 辽宁工业经济趋势向好 三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 桂沪联动助力北部湾石化产业发展
- iPhone SE二代概念图:全面屏加持超有爱
- 比电动太阳能还环保? 伦敦全新双层大巴投入使用
- 高端人才的匮乏与AI产业高速发展的需求极不匹配
- 除苹果三星外 华为成唯一赚钱的智能手机厂商
- 美国宇航局最新发布:小行星阿波菲斯将于2036年
- 标配4K销量大涨 2018激光电视市场展望
- 早报:魅族新机后壳谍照曝光 这次用上全面屏
- 科学家发现了一颗比金星还要热的行星,那里才是
- 出手就400亿!半导体行业地震:怪物诞生
- 自营服饰穿戴品类继续领跑 唯品会Q3净营收突破15
- 一个天文学团队终于发现了宇宙自黑暗时代产生的
- [图]Windows Timeline功能设置已上线:暗示完整
- iPhone搭三星的无线充电器看起来也很和谐
- 美地质学家:明年强地震很可能会增加
- iPhone在手机利润上占主导地位毫不意外
- 豪掷14亿美元,Uber购置24000辆沃尔沃SUV,或组
- 2011年北京太平洋电脑城宣布结业,6年后终于轮到
- 选择一款简单大方的千元机?华为G9青春版不妨试
- 小米在印度复制中国的商业模式:未来5年投资10亿
- 趣店首位投资人:我见证了从0到1
- 烦透了信息泄露?距离彻底根治已经不远了!
- 这里是一份购买指南 IGN评选NS游戏Top.25
- 苹果研发AR眼镜 广达组建千人团队夺大单
- 人与人工智能,究竟谁更聪明?
- 路由器一直开启不关闭,原来影响会那么大!你有
- New Balance发布新款羽绒服,吸光自发热冬天不再
- 调侃外星人:地外文明有话说,我们不侵略地球,
- 中国造跨越900米天险大桥,逆天一般的空中走廊
- 调侃太阳系:月球参与了改造地球智慧生命进化的
- 微信小程序是如何助力微信营销的?
- 更高更快还能上网!杭州东站就能坐上“复兴号”
- 嫌iPhone X贵?调研机构告诉你其实赚翻了
- 我买iPhone 8而不买iPhone X的四个原因!最后一
- 粤港合作:从“前店后厂”到水乳交融
- 中国游客日本抢iPhoneX 顺手赚出机票钱
- 人工智能:若盲目跟风投机 热潮恐变成寒潮
- 加码自动驾驶 Uber计划购买2.4万辆沃尔沃无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