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事

>全球人工智能杭州峰会开幕 杭州问道AI产业化

全球人工智能杭州峰会开幕 杭州问道AI产业化

本报记者 姚建莉 实 习 生 皇甫博媛 杭州报道

导读

杭州市副市长陈新华在会上指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杭州信息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领域,也是推进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AI技术正在引爆工业4.0时代,商业也将逐步迈进智能化决策阶段。在11月14日召开的GMIC+全球人工智能杭州峰会上,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科学家、投资人、创业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

在各界人士看来,此次会议正是人工智能在杭州产业落地的风向标,旨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推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打造杭州信息经济(智慧经济)2.0。

在目前这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杭州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的布局也一直领先全国。杭州市副市长陈新华在会上指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杭州信息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领域,也是推进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在场嘉宾表示,AI的发展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尚处于AI商业应用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现人工智能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实现实体世界智能化和真实世界完全数字化,是AI实现商业化的关键。

40亿元产业基金落户杭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看来,近百家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和机构展示了最先进的产品与方案,吸引了众多意向投资人驻足观看。

预防疲劳驾驶的时尚指环、能识别人表情的APP、陪伴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声波电动牙刷,更有小米以现场体验店的形式开辟了线上电商、线下店面及品牌活动的多维新零售模式。

会议透露,创新工场和星路资本正共同募集组建规模40亿元的创新工场浙数文化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尖端企业,关注人工智能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创新工厂创始人、管理合伙人汪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AI的爆发式发展不仅仅因为技术驱动,也是需求驱动的结果。深度学习和增强现实的进展,使计算机系统开始解决从来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同时,各个产业从自动化到智能化、优化,都需要凭借AI的辅助取得竞争优势,这都预示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人工智能技术要想实现成功落地,必须在具体场景中应用,这是众多嘉宾的共同观点。

以自动驾驶为例,面向自动驾驶场景研发核心人工智能处理器的地平线创始人CEO、原百度创始人兼CEO余凯介绍,地平线和英特尔在面向自动驾驶硬件架构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比如今年的超低功耗面向辅助驾驶的处理器,使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处理器能够适应各种复杂路况的场景与变化。

“用AI技术在企业里面提升效率,加上配上好的双向的用户体验,这就是我们在深耕的地方。”竹间智能的创始人兼CEO简仁贤介绍。

G7致力于将人工智能与物流业结合,为中国的货运公司,尤其是城区货运提供基于云端车队管理解决方案,在全中国路网上编队出行降低风险、降低油耗。“我们在这里进一步深耕这个市场,是为了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管理的机器人,云端机器人帮助解决这些非常实际的场景。”G7总裁马喆人表示。

计算机在视觉,语音,感知上的突破,是这一波AI浪潮的根基。当计算机能够看得懂视频、图像,能理解周围真实的世界,这意味着,无论是线下新零售,还是安防,真实的世界场景交易可以充分地被AI赋能。

助力AI产业落地

从数据自动化到流程自动化,再到交易自动化,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正在向更多行业渗透。餐饮、教育,医疗、能源等行业都正在成为AI技术的主战场。

普华永道报告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2030年全球GDP将增长14%,其中中国有望成为人工智能最大受益者——在相关技术发展带动下能让中国的GDP到2030年增长26%。麦肯锡则预计,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市场将以50%的增速逐年增长,远超全球市场20%的复合年增长率。

截至2017年6月30日,美国和中国的“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数量分别位居全球首位和第二,占比分别为42.1%和38.9%,远超第三名印度。尤其中国在应用方面的成果更是突出。

汪华认为,第一波AI浪潮里面很重要一点是场景、数据和算法。当今技术已经没有那么稀缺,更重要的实际上是数据和场景,“关键是我们基于什么领域,是不是实现在线化,是不是有充足数据可以当做AI的燃料。”

过去十几年,AI逐渐为整个中国经济赋能。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前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包括移动支付、外卖、最后一公里等在内的前端业务领先了美国五六年。但是中国的后端依然不够先进,供应链、生产、物流仍处于落后状态。

而其中,人才的短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瓶颈。“人工智能应用公司需要综合的团队支撑,需要对于垂直行业非常有经验的CEO、大数据人才、年轻的AI工程师,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直接的应用。”汪华指出。

陈新华在发言中也特别强调了,非常期待各类人才和创业团队扎根杭州。

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指出,智慧经济在杭州预计可以形成万亿经济规模,“只要我们抓住人工智能时代,发挥杭州比较优势,打造杭州新的竞争优势,构筑杭州新的产业优势,就完全有可能找到杭州一招致胜新的杀手锏。”

根据杭州市科委编写的《杭州市智能产业调研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杭州共有36家人工智能企业,排名全国第四,代表性的企业包括阿里巴巴、网易、浙江大华、海康威视、同花顺等。

作者:姚建莉 皇甫博媛

本报记者 姚建莉 实 习 生 皇甫博媛 杭州报道

导读

杭州市副市长陈新华在会上指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杭州信息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领域,也是推进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AI技术正在引爆工业4.0时代,商业也将逐步迈进智能化决策阶段。在11月14日召开的GMIC+全球人工智能杭州峰会上,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科学家、投资人、创业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

在各界人士看来,此次会议正是人工智能在杭州产业落地的风向标,旨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推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打造杭州信息经济(智慧经济)2.0。

在目前这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杭州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的布局也一直领先全国。杭州市副市长陈新华在会上指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杭州信息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领域,也是推进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在场嘉宾表示,AI的发展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尚处于AI商业应用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现人工智能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实现实体世界智能化和真实世界完全数字化,是AI实现商业化的关键。

40亿元产业基金落户杭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看来,近百家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和机构展示了最先进的产品与方案,吸引了众多意向投资人驻足观看。

预防疲劳驾驶的时尚指环、能识别人表情的APP、陪伴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声波电动牙刷,更有小米以现场体验店的形式开辟了线上电商、线下店面及品牌活动的多维新零售模式。

会议透露,创新工场和星路资本正共同募集组建规模40亿元的创新工场浙数文化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尖端企业,关注人工智能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创新工厂创始人、管理合伙人汪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AI的爆发式发展不仅仅因为技术驱动,也是需求驱动的结果。深度学习和增强现实的进展,使计算机系统开始解决从来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同时,各个产业从自动化到智能化、优化,都需要凭借AI的辅助取得竞争优势,这都预示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人工智能技术要想实现成功落地,必须在具体场景中应用,这是众多嘉宾的共同观点。

以自动驾驶为例,面向自动驾驶场景研发核心人工智能处理器的地平线创始人CEO、原百度创始人兼CEO余凯介绍,地平线和英特尔在面向自动驾驶硬件架构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比如今年的超低功耗面向辅助驾驶的处理器,使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处理器能够适应各种复杂路况的场景与变化。

“用AI技术在企业里面提升效率,加上配上好的双向的用户体验,这就是我们在深耕的地方。”竹间智能的创始人兼CEO简仁贤介绍。

G7致力于将人工智能与物流业结合,为中国的货运公司,尤其是城区货运提供基于云端车队管理解决方案,在全中国路网上编队出行降低风险、降低油耗。“我们在这里进一步深耕这个市场,是为了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管理的机器人,云端机器人帮助解决这些非常实际的场景。”G7总裁马喆人表示。

计算机在视觉,语音,感知上的突破,是这一波AI浪潮的根基。当计算机能够看得懂视频、图像,能理解周围真实的世界,这意味着,无论是线下新零售,还是安防,真实的世界场景交易可以充分地被AI赋能。

助力AI产业落地

从数据自动化到流程自动化,再到交易自动化,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正在向更多行业渗透。餐饮、教育,医疗、能源等行业都正在成为AI技术的主战场。

普华永道报告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2030年全球GDP将增长14%,其中中国有望成为人工智能最大受益者——在相关技术发展带动下能让中国的GDP到2030年增长26%。麦肯锡则预计,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市场将以50%的增速逐年增长,远超全球市场20%的复合年增长率。

截至2017年6月30日,美国和中国的“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数量分别位居全球首位和第二,占比分别为42.1%和38.9%,远超第三名印度。尤其中国在应用方面的成果更是突出。

汪华认为,第一波AI浪潮里面很重要一点是场景、数据和算法。当今技术已经没有那么稀缺,更重要的实际上是数据和场景,“关键是我们基于什么领域,是不是实现在线化,是不是有充足数据可以当做AI的燃料。”

过去十几年,AI逐渐为整个中国经济赋能。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前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包括移动支付、外卖、最后一公里等在内的前端业务领先了美国五六年。但是中国的后端依然不够先进,供应链、生产、物流仍处于落后状态。

而其中,人才的短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瓶颈。“人工智能应用公司需要综合的团队支撑,需要对于垂直行业非常有经验的CEO、大数据人才、年轻的AI工程师,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直接的应用。”汪华指出。

陈新华在发言中也特别强调了,非常期待各类人才和创业团队扎根杭州。

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指出,智慧经济在杭州预计可以形成万亿经济规模,“只要我们抓住人工智能时代,发挥杭州比较优势,打造杭州新的竞争优势,构筑杭州新的产业优势,就完全有可能找到杭州一招致胜新的杀手锏。”

根据杭州市科委编写的《杭州市智能产业调研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杭州共有36家人工智能企业,排名全国第四,代表性的企业包括阿里巴巴、网易、浙江大华、海康威视、同花顺等。

作者:姚建莉 皇甫博媛

责任编辑:NBW

特别报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