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播报】大咖说丨王巍:一万年前长江下游已过上种水稻的定居生活

时间:2022-11-19 20:55:25 来源: 现代快报+


现代快报讯 长江中下游孕育了稻作文明,长江文化的丰富多彩,无可比拟。11 月 19 日上午,第三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开幕。当天上午的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以《长江下游地区文明的起源与形成》为题,细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明之 " 源 "。

一万年前,长江下游过上定居生活

△王巍


(相关资料图)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研究项目。直接参加工程研究的共有约 400 位学者,其中近一半是教授,并有多位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和社科院学部委员参加。" 王巍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涵盖了整个黄河、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

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根脉,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发现很多。

王巍表示,长江下游文明起源的进程是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步、六千年加速、五千年进入、四千年过渡、三千年巩固、两千多年转型的过程。

万年奠基以上山遗址等为代表,当时就出现了农业和定居村落。

2001 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在浦江县发现了上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稻作农业遗存。2006 年,上山文化正式命名,它是长江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经碳 14 测年确定,距今最早已有 1 万年的历史。如今,浙江省浦江县上山考古遗址公园 " 镇馆之宝 " 是一粒已经一万岁的炭化稻米,粒长 3.732 毫米、粒宽 1.667 毫米、粒厚 1.723 毫米。

长江下游的先民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很多。除了稻作的发明外,还有彩陶、独木舟、漆器、犁耕、玉琮、玉璧、瓷器的发明。王巍介绍,8500 年前,长江下游先民用上了彩陶;7500 年前,长江下游先民用上了独木舟;7000 年前,长江下游先民用上了漆器;5500 年前,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犁耕现象。

中华 5000 年文明,良渚遗址是实证

王巍表示,长江文化在中华文明探源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都说中华文明 5000 年实证就是良渚遗址。2019 年 7 月 6 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我国 5000 年文明史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王巍表示," 如果没有良渚遗址的发现,我们实证中华 5000 年文明是非常困难的。虽然也有同时期的红山文化、仰韶文化,但是证据链不全。其它遗址,或有大墓但没有都城,缺乏宫殿等等,而良渚遗址,都城、宫殿、大墓、礼器齐备,所以,我们依据主要基于良渚遗址而形成了中国方案。"

在接受采访时,王巍说,长江文化的丰富多彩,是无可比拟的。比如戏曲,长江中下游是戏曲的鼻祖。" 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长江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前没有系统的阐释,我认为还有太多的工作需要梳理。" 王巍说,江南文脉是长江文化发展到后期的另一个高峰。

现代快报 + 记者 胡玉梅 白雁 张然 裴诗语 王子扬 / 文 施向辉 吉星 钱念秋 刘畅 / 摄

(编辑 王鹏)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