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是1+N设计,即将承载6名航天员在太空生活

时间:2022-11-06 22:49:37 来源: 大河财立方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杨霄 吴海舒 实习生 王宇)11月6日,在腾讯WE大会十周年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分享了有关中国“天宫空间站”的知识。他介绍,本月1日,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空间站主体结构完成“三舱”对接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空间站“天宫一号”,是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 “梦天”实验舱组合,以及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天舟四号货运飞船,这一组合体呈现T字形。接下来,它还将迎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以及搭载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抵达,届时,天宫一号在轨航天员的数量将达到6名。

载人航天是综合国力体现,

更是探索用宇宙资源“补给”地球


(资料图片)

11月1日4时27分,在空间站梦天实验舱起飞13小时后,它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科技创造的又一历史时刻。它标志着“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组合的谋划全盘落定,中国空间站的平台体系搭建基本完整。

“中国航天被国外封锁了60多年,国际空间站更是将中国排除在外。只有瞄准国际航天技术前沿,独立自主地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空间站,把打破国外封锁作为自主创新的动力。”杨宏在当日演讲中称,当一个国家把自己的航天员送入太空时,它充分体现的是综合国力的强盛,将增强该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同时,在全世界国家太空战略布局中奠定了中国的地位。

每年的10月16日,杨宏都会习惯给中国登上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发个祝福信息。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飞上太空,举国振奋。但只有他平安落地的那一刻,航天人的心才能平安落下。载人航天是高风险事业,我们的团队经常要提醒自己的,就是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就在我们每个人的手里,我们要对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负责。

“人类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激增等亟待解决的几大问题。只有通过扩大人类生存空间,向外层空间要资源,要空间来解决。”杨宏说,浩瀚的太空是人类巨大的宝库,载人航天事业正是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拥有了太空高位置资源,人类文明就能前进一大步。

杨宏介绍,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在实施太空舱组装建造任务。在轨的“天和”核心舱与“梦天”实验舱对接后,加上此前已连接的“问天”实验舱、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已经形成了T字形的结构。此后,中国还将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再将3名航天员送入空间站,达到6名航天员同时工作。

“天宫一号”聚集中国尖端技术,

宇航员的汗液、尿液都能循环利用

“天宫一号”作为中国的国家太空实验室,从始至终坚持独立自主设计,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做到了全球领先。

如杨宏介绍,“天宫一号”的结构框架是1+N。它以“天和”核心舱为中心,连接“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及各种飞行器。之所以如此,是因受制于航天飞行载物的重量、体积与安全性,三舱的每个舱段重量约23吨、长度约17米,三舱的最大直径约4.2米,它们要在天上像搭积木一样的组装建造起来。但三舱并不是天宫一号的全部,它仍留有可延展空间,可以扩展到6个舱、最大吨位可以达到180吨。但不管连接多少个航空构件,天和核心舱就是所有航天器的指挥中枢,所以,中国空间站的1+N体系就相当于外太空的母舰,它能够在未来几十年持续升级使用。

中国“天宫一号”都有哪些自主原创的硬科技?

杨宏介绍,中国“天宫一号”所突破的关键技术,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比如,能源是航天器的动力源泉,空间站采用了柔性太阳电池翼,它就像折叠扇一样,发射时候是收拢状态,再展开还可以收拢它,有非常高的发电效率,可以在轨维修;比如,太空舱外部的机械臂,如按常规逻辑做到覆盖太空舱表面,长度要做到70米左右,但现有运载火箭不可能将这样长的机械臂发送太空。于是,我们的设计师依照昆虫仿生原理,设计出只有10米长的机械臂,但它可在空间站外壳上“爬”遍整个空间站,照顾到每个角落。另外,空间站的所有核心元器件,通过提前10年布局,打破了国外的封锁全部实现国产化,同时,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不止如此,宇航员排泄物回收和再利用也是领先科技。

杨宏介绍,为了降低对外太空的物资运送压力,天宫一号有一套资源再利用系统。比如,航天员在天上锻炼出的汗,可作为冷凝水收集起来,处理成卫生水可以再引用;航天员排出的尿液,可处理成卫生水用于电解制氧,供航天员呼吸使用;宇航员排出的二氧化碳也会收集起来,供加工后二次利用,等等。

中国已迈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的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筑梦太空,任重道远。

杨宏称,中国航天人踏上新征程,要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就需航天人从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泛维度思考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要牢记嘱托,以国为主,创新引领,脚踏实地,为实现我国航天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责编:王时丹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