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焦点!“发疯文学”催发货火了: 好玩而已,不必视为洪水猛兽

时间:2022-11-01 18:01:16 来源: 钱江晚报



【资料图】

钱江晚报 · 小时新闻特约评论员 胡欣红

" 我知道我配不上发货,大家都发货了,不像我,连催的时候都小心翼翼,成了一只可笑的热场笑料,我也知道我配不上提早发货的门槛 ……" 看到这样一段似乎有点莫名其妙的文字,你会 " 发疯 " 吗?

据报道,随着双十一预售开启,一些消费者与客服沟通、催发货的言语迅速 " 出圈 ",引发热议。随着 " 发疯文学 " 的爆红,有商家看到了商机,顺势把视线投向该领域,借助网络平台推出了契合部分群体需求的周边产品,如 " 发疯文学贴纸 "" 发疯文学手机壳 "" 发疯文学 T 恤 "" 发疯文学表情包 " 等,销量也不俗。

" 发疯文学 ",指的是一种极度夸张、无序、情绪饱满的文字句式,其实并非什么新鲜事儿。据悉," 发疯文学 " 的起源是有人在豆瓣小组发了一段以 " 我不发疯我说什么 " 起头的文字,之后逐渐发展成 " 发疯文学 "。鉴于 " 发疯 " 在催发货方面的成效,蹭双十一热度,再度流行开来。

语言即生活。尤其是网络语言,爆红背后更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发疯文学 " 使用率最高的有两大场景—— " 催男友回信息 " 和 " 催电商卖家发货 ",都令年轻人抓狂。面对面的交流,当然不可能随意使用这种 " 疯言疯语 ",但在追求新奇的虚拟世界," 抖机灵 " 不仅引人发笑,有时还能达到让人 " 陡然一惊 "、不敢敷衍的实用效果。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任何新的语言现象背后,都能折射出人们思维和心理的某些变化。" 发疯文学 " 的流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年轻人 " 语不惊人死不休 " 的群体心理。诚如专家所言,在生活压力之下,许多年轻人都需要将自身情绪自由地宣泄出来,然而在现实中,可以自由发泄压力的渠道并不多。通过这些逻辑混乱但情感饱满的 " 发疯文学 ",来自由表达自己内心难以言喻的情绪,尽情释放压抑已久的压力。

总而言之,这些看似 " 发疯 " 的语句背后,更多的是网友对生活、对他人的一种调侃,并无恶意。虽然未必符合语言规范,却也能 " 博君一笑 ",不失为乏味生活的调味品,理应宽容以待。

不过," 发疯文学 " 的出圈,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反思。有人认为,这种情绪宣泄式的语言,终究偏娱乐性,也可能会污染我们的语言环境。

其实,网络语言本来就有速朽的特性,不用外界干预,自身就会完成换代。在网络词语自我更新迭代的过程中,通过几亿网友的自然选择,会自动筛掉大部分速朽的词,仅仅留下一小部分进入汉语词汇中。网络语言来得快,去得往往更快,不必杞人忧天。君不见,曾经流行一时的 " 蓝瘦,香菇 "" 在下叶良辰 ""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 等网络用语,早已黯然退出了网络 " 江湖 "。

语言从来是发展的,我们也没必要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但也不必刻意迎合追捧。说到底," 发疯文学 " 只是一时 " 好玩 " 而已,并没有什么真正的 " 新意 ",更不可能填补语言空白。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