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速看:云端会客厅畅聊“马拉松热”:城市越发展,市民越爱“跑”

时间:2023-04-17 11:01:45 来源: 九派新闻


近日,长江日报云端会客厅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北京马拉松协会顾问杨澄宇,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武汉马拉松赛事总监包波,围绕马拉松如何跑热城市经济、促进城市发展,展开探讨和分析。

“跑马热”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步

长江日报:近年来,马拉松在我国成为一项“流行运动”,尤其体现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资料图片)

黄璜:最近几年,我到很多县城出差时发现,当地都能找到很好的跑道,这说明我国大部分地方的跑步环境越来越好了。

十年前,北京马拉松只要报名就能参加,而现在非常不容易摇到号。随着民众将健身作为必要的生活方式,马拉松热在近十年表现得非常明显。从全国来看,包括小城市、县城在内的很多地方都在举办马拉松,这是一个好事,说明大家更加注重健康、热爱运动,但也需要规划和引导合理健身和办赛,促进马拉松运动良性发展。

杨澄宇:我国城市马拉松的历史从1981年开始,但快速发展是在最近十几年,这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同步的。从2011年开始,中国的马拉松赛事进入快车道,全国各地举办的赛事(路跑以及越野)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例如2019年,全国一共举办了1800多场各种类型的马拉松赛事,其中路跑占主要部分,平均每天大概就有3场赛事,以后也会逐渐恢复到这个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很多机会,例如消费、就业,城市可以借此机会展现发展面貌,带动各方面发展。

长江日报:目前,我国马拉松赛事整体的办赛水平如何?

包波:马拉松不只是“跑步比赛”,而是一个专业的赛事。我们认为,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马拉松赛事会出现两极分化。

有的比赛缺乏补助资金、招商不利,导致办赛水平下降,吸引力越来越低,会被逐渐淘汰。小的比赛会越来越小,例如5公里、10公里比赛,成本低、参与人数多,会受到地方政府欢迎;大的比赛会越来越大,因为头部资源会越来越聚集到顶级比赛中。对于马拉松的发展来说,这是一个正常现象,通过良性循环,既可以保证安全又达到全民健身的效果。

办马拉松不能背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4月13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获得今年武汉马拉松参赛资格的跑者开始领取自己的参赛装备。记者喻志勇 摄

长江日报:有一个说法是“马拉松周期”,就是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一个国家的多个城市会以马拉松赛事为依托,进入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目前,我国已进入“马拉松热”,许多城市也包括中西部四五线城市,都开始把马拉松作为一项重要的全民运动进行推广。举办马拉松比赛与城市经济发展是否有必然联系?

杨澄宇:马拉松热,在我国尤其发生在过去10年,背后有一定客观规律。比如,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有百年历史,但真正实现大众参与是等到1970年以后,而在1969年,美国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

在我国也是类似的情况。201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也是这一年,我国各地马拉松赛事开始爆发式增长。这并非巧合,恰恰反映了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开始在基本物质生存需求之外,有了更多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形成现实的购买力和需求力。城市马拉松运动,是顺应了这种文化需求而自然出现的。

看到文化需求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很多城市开始通过举办马拉松赛事来拉动经济增长、创造需求,但不能背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片面追求赛事规模。

长江日报:举办一场大型的马拉松赛事,类似于北马、上马、汉马等城市马拉松,需要一座城市具备哪些基础条件?

包波:武汉马拉松,本市参赛选手比例在35%到40%,外地约60%;湖北省参赛选手占45%左右,外省55%。过去,武汉参加路跑的人并不多,自从2016年汉马举办以后,路跑基础人群逐年增加。这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联系。

办好一场马拉松,一方面看城市硬实力,即城市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看软实力,包括志愿者、医护、观众、比赛氛围等,这需要深厚的马拉松文化积淀。

为什么浙江省有这么多马拉松比赛?经济实力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靠前;政府支持力度大。

杨澄宇:办好一场马拉松赛事,一是经济支持。举办大型马拉松赛事是对城市管理能力的综合考验,反映城市的经济实力。例如,2019年,浙江一年举办了230多场马拉松比赛,比第二名江苏多出近100场。赛事的水平、数量和规模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密切相关。

二是群众基础。马拉松赛事主要面向大众选手,也就是普通市民。市民的运动需求和运动习惯,是持续支持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完善的动力。例如,在北京半程马拉松的参赛选手中,北京本地选手占65%,外地选手占35%。

三是文化需求。文化是吸引外地游客来到城市、为当地贡献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德国法兰克福马拉松,马拉松已经成为法兰克福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大家会自发在路边为选手加油,热情地和选手击掌,给选手带来激励的参赛体验。这也提醒我们,不同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做出赛事的差异化,展现城市的魅力和居民的魅力。

“体育马拉松”向“文化马拉松”拓展

4月13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获得今年武汉马拉松参赛资格的跑者开始领取自己的参赛装备。记者喻志勇 摄

长江日报:如何定义“马拉松文化”?又如何形成马拉松赛事的文化?

包波:马拉松文化,首先意味着“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因为马拉松是由单个人来形成的赛事。

如何形成马拉松文化?第一,要做到“一赛一品”,不同比赛之间要形成区分度,这是文化能产生的基础条件。例如,1981年开始的北京马拉松被尊为“国马”,它是从北京天安门出发,以此延伸到它的视觉设计,通过整体包装打造出品牌文化。再例如,从颜色看,汉马的色调是蓝黄,北马的色调是红色,这也是文化。

第二,通过细致的赛事服务向选手传递赛事文化,这需要在参赛的每一个细节中被体验到。

第三,推动赛事相关活动逐渐日常化,这涉及赛事体系、产业链。例如纽约马拉松,每周都有小活动。

马拉松的文化建设非一朝一夕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做出百年赛事,让它不断传承和延续。

黄璜:一方面,马拉松传播了积极、健康生活的理念。大部分跑友都是业余爱好者,目标并非超越吉普乔格(“马拉松之王”),而是超越自我。通过跑马拉松,能够给人一种信心和自我突破的信念。在马拉松的赛道上,对手永远都是自己。通过一个人影响更多人,在全社会传播全民健康的生活理念。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马拉松的历史还比较短,但已经有了很好的趋势。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愿意把最好的资源、最美的景观、最富有文化内涵的点位,串联在马拉松赛道上。比如扬州马拉松、西安城墙马拉松,形成了各自特色,把体育马拉松变成文化马拉松。下一步,各地可以在文化展示、阐述和体验上进一步努力,让历史文化充分融入马拉松活动中。

杨澄宇:从个人层面上,马拉松作为一项体育活动,是一种非常好的生活方式,它激励人们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高、更快、更强。

马拉松更像一个平台,让我们去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在有很多群众自发组织的跑团俱乐部,让更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能走到一起。

马拉松也体现了平等的理念。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无论贫富,大家都可以奔跑在42公里的路途中去释放自己、挑战自己、实现超越。

从宏观层面来讲,马拉松体现的是国家的软实力,也是体现城市开放性、包容性和服务水平最好的平台。开放度越高、水平越成熟的赛事,越能吸引到外省、外国的选手参赛。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也在接受全世界的检验。

每个城市的马拉松经过发展,都会成为城市历史、城市符号的一部分。例如武汉被称作英雄的城市,汉马13公里的终点是武昌首义广场,这里发生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实际上我们跑步也是一种历程。

马拉松不仅是政府行为,还是全民行为,是每个人的名片。马拉松比赛要能够体现城市的文化和发展水平,让每个人都与有荣焉,让自己成为赛事的一部分。无论你是以选手、观众还是志愿者的方式来参与,哪怕是坐在电视机前面去看转播,也为我的城市能够把全世界的目光吸引来而感到自豪,这就是马拉松文化想要实现的目的。

奔跑的人气

城市的秀场马拉松,正在跑热城市

3月19日,2023无锡马拉松鸣工具起跑。

上个月,无锡马拉松赛场上,“沉睡”十余年的马拉松全国纪录被成功刷新,马拉松赛事再次焕发新生。

据统计,仅仅在今年3月26日当天,各地同时举行的马拉松赛事就有26场,有17场赛事规模超过万人,30多万跑步爱好者踏上马拉松赛道,覆盖上海、杭州、苏州、重庆、昆明等地。

《2023中国田径协会路跑工作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已备案的路跑赛事达133场。马拉松,已悄然贯穿大、中、小城市,内涵早已不止于体育赛事,而成为集体育、文化、旅游、消费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秀场”。

4月16日,阔别三年的武汉马拉松盛会强势回归,全球2.6万名参赛选手奔跑在武汉“最美赛道”上。今天,在我们的城市里,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奔跑,马拉松正拉近人与城市的距离。

“马拉松热”重燃是经济复苏的标志

2019年武汉马拉松。长江日报资料图

一场大型马拉松盛会,对一座城市的经济拉动显而易见。

根据2020年发布的《中国马拉松人群与消费洞察报告》,衍生旅游方面,50%的跑者有外地参赛的经历,过去一年平均花费为4598.84元。外地参赛的跑者,71%会品尝当地美食、特色小吃,64%会在当地旅游观光。除此以外,有调研显示,2020年中国跑者平均每人花费超1.1万元,其中包含日常训练的装备、服饰、营养品等花销。马拉松作为一项大众运动,蕴藏巨大经济蓝海,正在吸引各大品牌商的目光,千亿产业链亟待挖掘。

关于马拉松经济的估值,武汉马拉松赛事总监包波介绍,举办一场马拉松赛事,作为旅游城市的厦门带动的经济价值达3亿多元,无锡马拉松约为1.4亿元,武汉马拉松约为1.2亿元。其中不只是赛事的直接收入,还包括带动城市的旅游和吃住消费。

包波进一步解释:“马拉松还会带动城市其他经济模块的消费,因为在两三天之内,马拉松会带动涌进大概两三万外地人,他们在本地产生的消费,哪怕每个人只消费千元,对当地经济效益都是很可观的。”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北京马拉松协会顾问杨澄宇认为:“以武汉马拉松为代表的众多体育赛事的回归,实际上也是经济复苏开始展现活力,广大人民群众拥抱正常生活的体现。”

马拉松展示城市宜居一面

2019年武汉马拉松。长江日报资料图

除了消费机遇,如今,马拉松赛事也已成为各地宣传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在线路设计上,关注城市特点和地域特色的趋势也更加明显。

以2023武汉马拉松为例,赛道串起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全程路线设计涵盖两江四岸,途经月湖、沙湖、水果湖、东湖等,涵盖江汉关、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东湖绿道等名胜古迹、自然风光。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认为,在对马拉松赛事的投入上,很多城市算的是“大账”——把马拉松作为城市品牌推广的抓手,借助马拉松给城市做品牌宣传,还将带来全民健康的社会效益。

作为资深跑友,黄璜参加过2016年第一届汉马,这次经历让他对武汉留下深刻印象。“我不仅感受到武汉人的热情好客,跑过的长江大桥、江滩、东湖等这些景点,是武汉文化发展脉络的串联,是武汉最美的风景。这是我坐在大巴车上体验不到的,马拉松是对一座城市的深度体验。”黄璜认为,武汉曾一度给人留下重工业城市的印象,但休闲业态十分丰富,可通过举办马拉松赛事把城市宜居的一面展示出来,让大家爱来武汉运动、旅游甚至定居。

武汉马拉松正在冲击国际田联金标赛事

2019年武汉马拉松。长江日报资料图

近年来随着我国竞技马拉松赛事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国已有北京马拉松、上海国际马拉松、厦门马拉松、重庆国际马拉松、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等11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

包波介绍,为了在明年冲击国际田联金标赛事,今年武汉马拉松的赛事级别和标准都严格遵循金标赛事要求,瞄准“更快、更强、更新”的目标,今年的赛事成绩有望大幅提升。

马拉松不只是专业跑者的盛会,更是一场大众体育运动。黄璜认为,马拉松不仅可以作为一年一度的节庆活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保证安全性和专业性的前提下,既要有顶级的金标赛事,也要有群众参与感较强的日常赛事,形成不同层次和规格的赛事体系。

以武汉为例,除了一年一度的武汉马拉松盛会,还有武昌古城半程马拉松、青山绿水红钢城半程马拉松等小规模赛事,目前武汉马拉松项目也逐渐延伸到少儿训练、社区赛事、企业活动中,推动马拉松运动日常化、大众化,更具参与性。

关于马拉松赛事未来的发展方向,杨澄宇认为,马拉松的基础还是跑者,要持续推动城市马拉松赛事健康发展,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形成自己的品牌,还是要靠当地的群众基础,马拉松永远是一项大家的运动。

马拉松不仅是政府行为,还是全民行为,是每个人的名片。马拉松比赛要能够体现城市的文化和发展水平,让每个人都与有荣焉,让自己成为赛事的一部分。无论你是以选手、观众还是志愿者的方式来参与,哪怕是坐在电视机前面去看转播,也为我的城市能够把全世界的目光吸引来而感到自豪,这就是马拉松文化想要实现的目的。

虽然我国马拉松的历史还比较短,但已经有了很好的趋势。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愿意把最好的资源、最美的景观、最富有文化内涵的点位,串联在马拉松赛道上。比如扬州马拉松、西安城墙马拉松,形成了各自特色,把体育马拉松变成文化马拉松。下一步,各地可以在文化展示、阐述和体验上进一步努力,让历史文化充分融入马拉松活动中。

马拉松是所有体育项目里最能够培养文化的赛事,因为它很简单,换身衣服、找双跑鞋,楼下5公里就能跑。为什么浙江省有这么多马拉松比赛?经济实力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靠前;政府支持力度大。

(长江日报记者常少华 吴曈)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