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捧杀,请让她走下神坛 焦点速递

时间:2023-03-23 11:12:49 来源: 独立鱼电影


虽然现在才 3 月份。

但香玉心中,已经预定好了年度最佳。

那就是日剧《重启人生》。


【资料图】

热度、评分不降反涨,不仅因为它的高质量,更因为它戳中了大众的情绪点。

其中有一个情节让香玉感触很深。

女主角和女性好友们,在成年后约定「不婚不育,抱团养老」。

为这一愿望,女主不惜一次次重启人生,拼上几辈子的运气和努力。

不少观众都认为,剧中的友情之所以这么纯粹美好,都是因为她们没有按部就班地恋爱、结婚、生育。

现实中,也的确有很多年轻人已经做出了这样的人生选择。

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面对生育、养老问题,年轻人的态度为何变得越来越激进?

一部新出的电影,荣获有「西班牙奥斯卡」之称的戈雅奖 11 项提名,最佳女主角等 3 项大奖。

它为我们相当直观地阐明了原因——

别被这温情的片名骗了。

这是一部让人频频皱眉的电影。

即使,这本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故事。

一个普通的家庭,迎来了一个新生儿。

新手妈妈阿玛亚,刚从医院回到家。

小女儿的呱呱坠地,让她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切失去了正常的节奏,她无时无刻不陷于焦灼中。

给女儿喂母乳这一最平常的小事,都让她胀痛难耐、泪流不止。

尽管一家人都围在她身边,每个人都如此有耐心。

但产后抑郁和伤口的痛楚,依然让她筋疲力竭。

无法离手的孩子,让她不得不随时保持警醒。

尤其是孩子睡着后,平时最简单的行为都得屏气凝神、一再小心。

夜里,所有人都睡了,只剩她还抱着孩子不敢轻举妄动。

她感到口渴难耐,不得已踢醒昏睡的丈夫,让他帮忙看看孩子。

果然,刚一脱手,孩子马上哇哇大哭。

阿玛亚手里的水杯都还没来得及放下,孩子的哭声已经吵醒了全家人。

喂奶、哄睡、安抚哭声。

只是这几件小事,却让她耗尽全力,濒临崩溃。

屋漏偏逢连夜雨,丈夫又接到难以推辞的工作,必须离家三周。

这让阿玛亚大为恼火,嘲讽他之前对自己做出的承诺。

「你说过,我不必为了生孩子而放弃任何东西,生活不会改变。

你这个撒谎的混蛋。」

但除了生气咒骂,她什么也做不了。

夫妻俩想过托育,但又顾虑高昂的价钱。

他们并不富裕,家里小到没有多余的空间给父母住,只能在沙发上凑合。

所以产后,父母在阿玛亚的家里只待了一天,就离开了。

想到这里,阿玛亚也无法安心做全职妈妈。

即使只剩她一人,她还是试着趁孩子睡觉时做点简单的工作。

但孩子毕竟太小。

一次,因为急着接电话,她将孩子暂时搁在沙发上。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孩子居然摔到了地上。

她手忙脚乱地将孩子抱往医院,自责不已。

虽然检查后得知并没有大碍,但她依然感到十分后怕,眼睛再也不敢离开孩子半分钟。

母亲打来电话关切。

她话没出口,就忍不住痛哭流涕。

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求助父母可能是纾解育儿压力的主要也是唯一的途径。

阿玛亚被接到父母家后,才终于有了喘息的余地。

父母能在生活上给她实打实的帮助。

有父亲陪孩子玩,照看孩子的安危。

有母亲照料饮食起居,帮忙哄孩子 。

阿玛亚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从容地吃饭、休息。

精神上更是得到不少抚慰。

她一直为孩子被摔的事愧疚不已。

母亲用自己的经历宽慰她,告诉她这是新手妈妈都会遇到的事。

她渐渐放松下来,不再一味自责。

有了余力陪母亲出门采购。

甚至重新开始考虑工作的事,并乐观地以为可以尽快开始赚钱。

但,将育儿责任让渡给上一辈,有一个必要前提,即父母身体健康。

不巧的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母亲病倒了。

病情比想象中严重,被医院告知时日不多。

阿玛亚再一次崩溃。

她不得不推着婴儿车往来于医院和家。

这时,不仅要同时照顾婴儿和母亲。

还要兼顾向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父亲。

丈夫闻讯回家帮忙,但因为缺乏看护经验,冲奶粉都手法生疏。

母亲无奈拖着病体在厨房帮忙。

直到生命垂危时,还在教阿玛亚如何给凤尾鱼去刺,如何照料家人、处理后事。

势单力薄的阿玛亚,本就深陷育儿困境。

父母的赡养问题提前降临后,她更被彻底击溃。

二者的强烈冲突也将影片推至高潮。

但,阿玛亚面对双重困境,却不再像之前那些脆弱、无助。

反而彻底进化为一个强悍、勇猛的家庭主妇。

她不再无缘无故落泪,为一点小事陷入挫败。

她能同时替母亲喂药,安抚孩子入睡,沉着地操办各种家务。

在外她也一改往日的软弱,会从恶犬口中夺孩子的玩具,凶巴巴地教育主人。

显然,失去依靠后,她被迫一夜长大。

可值得注意的是,在阿玛亚发生转变的节点上,有一个情节饶有兴味。

父亲为了哄重病的母亲开心 ,播放了自己制作的家庭影像。

内容是两段相隔几十年的育儿视频。

一段是母亲刚生下阿玛亚后,一家人围着阿玛亚团团转,给她洗澡、逗她玩。

另一段是不久前阿玛亚刚生下孩子后,也是一家人手忙脚乱地照顾孩子。

画面温情、美好,新生儿降临的喜悦笼罩了一切。

这一幕如一个隐喻,让我们看清女性的形象和身份如何被修改、重构,母职如何以爱之名被内化于心。

两个母亲反复看了几遍视频,她们都浸湿了双眼。

所有疲惫和焦灼被那些画面冲刷干净,只剩下身为母亲的喜悦、满足和自豪。

尤其是母亲看着视频中的婴儿已经出落成眼前这个大姑娘时,她感怀万分。

她问女儿,你记得年轻时作为母亲的我吗,记得些什么?

阿玛亚称赞母亲,「你总是把我照顾得很好。」

母亲接受了女儿的称赞,颇为得意。

女儿也暗自以母亲为榜样,不再整日发牢骚,而是以理所应当的态度背负起生活的重担。

这时会发现,女儿与母亲的形象呈现出一种清晰的镜像关系。

阿玛亚所经历的一切,不过是母亲过去经历的重复上演。

母乳喂养的痛苦,对孩子照顾不周的自责。

忍让男人,放弃工作,在想象中完成更美好的生活。

这一切让母女俩惺惺相惜,比从前感情更深。

而这,又透着一种可怖的宿命感,让我们看到一种悲惨生活的轮回。

母职的深入人心让她们无力去打破这种轮回。

母亲即使深知阿玛亚的痛苦,她依然不断劝说阿玛亚接受这样的人生。

阿玛亚和丈夫吵架,母亲倒替女婿说话,说他作为一个男人已经做得很好了。

阿玛亚为放弃工作而不甘,母亲却说,没有过上的生活总是完美的。

「你不得不在自己被给定的人生中活下去,亲爱的。」

更可悲的是,母亲一辈子都在抱怨丈夫的无能,晚年厌恶为他做饭、收拾一切,为此不止一次地大发脾气,乱砸东西。

但在临终前,她又事无巨细地将这些事交代给女儿。

她叮嘱阿玛亚替她照顾好父亲,说他不会做饭,吃东西从来不看保质期。

这时,丈夫、父亲的家庭责任彻底被抹去,无人再去追究 。

母亲死后,阿玛亚穿上了母亲的衣服,也接过了母亲操劳一生的命运。

只有在几个一闪而过的镜头中,才能看到脱去「妻子」「母亲」身份后两个女性的形象。

母亲离不开书,闲暇时总喜欢看书。

阿玛亚的丈夫曾问,「阿玛亚小时候是怎样一个女孩?」

母亲回答,她是最恨在厨房帮忙的那种女孩。

奈何,母职的天然延续,让我们难以为摇篮中的小女孩畅想一个美好的未来。

本该温馨的摇篮曲,却成了哀悼女性命运的一曲悲歌。

电影通过最常见的家庭变故,刻画了一代代女性不变的困境和命运。

除了传统观念、代际和性别问题外,还涉及了阶级差异的问题。

但也正如上野千鹤子所说,于女性而言,资本主义和父权制本质上是殊途同归的。

父权制家庭中,所谓的爱和奉献将女人推上圣母的祭坛。

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同样将女性推向被剥削的最底层。

片中,阿玛亚遇到其他新手妈妈,得知他们会请保育员照料孩子。

母亲临走前也告诉阿玛亚,替丈夫请一个女保姆,照顾他一日三餐,强调「他需要一个女人」。

在这些话语背后,依然是无数和阿玛亚一样在家务中打转,失去自我的女性。

可以说,这部影片描绘了当代年轻人的噩梦。

被繁重的家务拖垮的生活想象背面,是男性在家庭生活中的集体缺位。

之前全网疯转一个热帖,家里不熟的男人成了心照不宣的家庭恐怖故事。

「男童进女厕」的争议愈演愈烈时,有人问「孩子的爸爸呢?」

脱口秀演员也调侃过,「因为话少、懒得动,小时候玩过家家都演爸爸。」

《重启人生》中,女主不论回到过去多少次,在青春期时都难忍对父亲的厌恶。

由此,不难理解「不婚不育,抱团养老」的设想。

正是在现实中,很多女性在成长过程中目睹了母亲在婚姻中的苦役,预想到自己会走上同样的道路。

又有工作压力的增大,赡养父母的压力也迫近。

找不到打破恶性循环的方式,对伴侣也难以绝对信任,不婚不育自然就成了最后的选择。

只是,与其说她们选择远离婚姻,倒不如说她们选择走近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选择成为飞鸟。

而不是委身于他人,自折双翼、无处遁形。

全文完。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