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 5 亿国人处在糖尿病前期!被“糖”砸进 ICU 的年轻人:“顿顿吃撑”的代价来得真快

时间:2022-11-18 07:03:21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11 月 14 日,是第 16 个 " 联合国糖尿病日 ",今年主题为 " 教育保护明天 "。其前身 " 世界糖尿病日 " 的设立可以追溯到 1991 年,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2020 年公布的第六次针对糖尿病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约为 1.298 亿。


【资料图】

另外,约 5 亿人处在糖尿病前期,这意味着每 3 个成年人中就有 1 个处于糖尿病前期。他们距离糖尿病只差几杯奶茶、几顿大餐——这些年轻人最爱的饮食,是 2 型糖尿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

在与年轻的糖尿病患者交流中,记者了解到,像小吴这样的 00 后 " 糖友 " 确诊 1 型糖尿病后,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心理挣扎,从 " 吃东西嚼到味道后就吐掉 ",最终学会与胰岛素达成终生和解。

在 ICU 认识糖尿病 在复查中目睹并发症的险恶

2017 年,14 岁的小吴在重症监护室醒来,医生告诉他再晚来半小时人可能就没了;几年后,27 岁的邱先生也从主治医生口中听到类似的话。

将他们推向死亡边缘的不是意外事故,而是糖尿病。这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常被误解为只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因此当其袭击年轻人时,不仅异常凶险,而且常常被误诊。

小吴最初被发现昏迷时,家人送他去县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营养不良;打了一天点滴并未起效后,他又被拉到市医院接受紧急抢救。在那里,小吴的父母被告知儿子是典型的 1 型糖尿病(又称青少年型糖尿病),昏迷源于酮症酸中毒。

一家人事后回想时,发现一切都有征兆。在发病前几个月,小吴特别容易口渴,几乎每天都要吃西瓜,喝可乐和奶茶。这些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 " 三多一少 "(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但因为 " 年轻人不会得糖尿病 " 的观念,而忽视了这些症状。

这一刻板印象,让青少年对患糖尿病有着比成年患者更深的病耻感和孤独感。小吴记得自己刚确诊不久时很馋嘴,又怕血糖升高,就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放在嘴里干嚼,尝到味道了就立刻吐掉,时间久了心里非常郁闷。" 和朋友玩感觉自己是异类,活着都好没意思,大好时光啥都干不了。"

邱先生是 2 型糖尿病患者,27 岁确诊时,也有酮症酸中毒症状。尽管知道 "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但他也没料到 " 顿顿吃撑 " 的代价来得那么快。像小吴一样,邱先生确诊后的第一感觉是 " 完全接受不了 ",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糖尿病并发症有多险恶。

资料显示,酮症酸中毒属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胃轻瘫、肾病、眼病、心脏病、骨质疏松、肠病、皮肤病等等。

过去 5 年,小吴每年至少到医院复查一次,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恐惧感也与日俱增——很多 " 糖友 " 在几年前认识时,还都四肢健全,但复查再遇到时,他们已因为并发症发作而摘掉眼球,甚至截肢。

ICU 病房资料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肥胖是 2 型糖尿病主因 年轻患者越来越多

11 月 15 日,原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糖尿病研究中心)内分泌科主任袁群教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1、2 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不完全相同,但问题都出在胰岛素——这个人体内唯一可以降血糖的激素上。

袁群介绍说,1 型糖尿病是绝对缺乏胰岛素。发病主要是由自身免疫缺陷、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等因素造成的胰岛 β 细胞功能完全受损、胰岛素分泌缺失。患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但多见于青少年,其中女孩居多。

2 型糖尿病,则是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降糖,又称胰岛素抵抗,有时也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该类患者的发病原因中,遗传因素占比不到 20%,肥胖才是主要原因。因此,越来越多放纵口舌之欲的年轻人开始确诊糖尿病。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患病率已经达到 11.2%,患病人数超过 1.298 亿;30 岁至 39 岁人群中,2 型糖尿病患病率高达 6.3%;另有数据显示,患病人群中,2 型糖尿病患者数量接近 90%,1 型糖尿病约占 5%。中国还有 35.2%、即约 5 亿人的血糖正处在糖尿病前期。

(记者注:正常人的空腹血糖为 3.9 mmol/L~6.1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值≤ 7.8mmol/L;糖尿病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 7.0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11.1mmol/L。" 潜在糖尿病患者 " 是指糖前期患者,血糖值处于两种标准之间。)

袁群提醒,糖尿病虽然发病缓慢但还是有迹可循。例如,在血糖这一指标之外,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是监测人体处于糖尿病前期、甚至 " 糖尿病前前期 " 的另一重要指标,但在现行体检流程下常被忽视。

另外,目前国内体检需要空腹进行,测量的血糖均为空腹血糖,而非餐后 2 小时血糖,但实际上这两个血糖值中任意一个超标,都能确诊糖尿病,而中国糖尿病患者多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这意味着很多潜在的糖尿病患者错过治疗的第一时间。

因此,袁群建议六类人每年都要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分别是:40 岁以上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人群,体重和腰围超标人士,血压或血脂高人士,有过妊娠糖尿病的,以静坐为主要生活方式的人群。

糖尿病患者有 " 逆转 " 可能 但要满足 4 个条件

截至目前,一般认为糖尿病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法根治,但袁群认为 " 不死的癌症 " 这一描述太过悲观,因为如果糖尿病前期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延缓发病时间,甚至终身不得病;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控制得当,可以延迟并发症的发病时间,甚至终身远离并发症。

这种情形有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 " 糖尿病逆转 ",其在临床上的判断标准是在停用降糖药或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至少 3 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作为 2 型糖尿病患者,邱先生经历过从酮症酸四个加号到血糖指标正常的柳暗花明。接受记者采访前,他刚吃完一份米线和几块小蛋糕,并骄傲地表示自己 " 已经一年时间没有用过胰岛素,也没有用过降糖药 "。

邱先生把这种成功归于对于糖尿病的恐惧和性格里的 " 倔 "。他出院后,通过动态血糖仪和胰岛素注射液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控糖计划,训练计划同步进行,目前体重已经由两年前的 240 斤减到 175 斤,餐二血糖维持在 5~6 mmol/L,最高不会超过 7 mmol/L。

不过,除去意志力等因素,并非所有人都能像邱先生一般 " 逆转 " 糖尿病。袁群表示,糖尿病患者能否成功 " 逆转 ",与患者年龄并无直接关系,而是取决于 4 个条件,分别是病程小于 5 年、空腹 C 肽大于 1.1、身体质量指数(BMI)大于 25、GAD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阴性。而 1 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 C 肽已经低于 0.3,所以没有 " 逆转 " 可能,一般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更需要同伴教育。

糖尿病患者在沟通群中交流经验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对于成功 " 逆转 " 糖尿病的人群,袁群也提醒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肥胖人群减肥成功后要警惕体重反弹。他表示,各国糖尿病的整体控制效果除了与经济水平有关,也与教育水平、民族文化习惯有关。例如有些国家的饮食文化更讲究饮食的营养搭配,居民会在厨房里备有食品秤、量杯等工具以精准控制盐、糖的摄入,对健康管理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国产胰岛素集采完成率低 市场接受度仍待提高

未来,随着国内糖尿病年轻化趋势和发病率上升,降糖药市场日益广阔。

其中,胰岛素仍在降糖药中占据半壁江山,且已经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市场竞争格局。跨国药企诺和诺德、礼来制药、赛诺菲等占据约七成国内市场;甘李药业(SH603087,股价 37.62 元,市值 211 亿元)、通化东宝(SH600867,股价 9.17 元,市值 183 亿元)、联邦制药(HK03933,股价 4.04 港元,市值 73 亿港元)是国内三大胰岛素龙头企业,持续推动胰岛素的国产替代。

不过,这一过程并非完全顺畅。2021 年底,国内完成第六批胰岛素专项国家集采。今年 11 月 8 日,湖南医保局的通知公告显示,合肥亿帆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甘李药业、合肥天麦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海正药业相关的胰岛素产品约定采购量完成率不足 20%(部分产品完成率不到 10%),采购进度严重滞后。

对于市场适应期,袁群认为与国内企业市场推广、产品质量仍待提高有关。袁群表示,上世纪 90 年代,国外胰岛素厂商进入中国市场,对医生和病人的教育长达 30 年,很大程度上引领了患者用药习惯。由于许多国产胰岛素注射液与外资品牌的胰岛素注射笔并不适配,很多患者不愿意将原本使用的进口胰岛素注射液更换为国产产品;而之前使用过国产胰岛素注射液的患者,有的反映称国产胰岛素笔用起来 " 晃晃悠悠 ",注射剂量不准;有的反映称笔容易坏,到医院更换了几次后又用回了进口的胰岛素注射液和注射笔。

各色胰岛素笔 图片来源:电商页面截图

" 作为中国医生,我当然希望国产胰岛素能逐渐替代进口胰岛素,但企业可能还需要在医生、患者教育以及产品研发(包括胰岛素笔)等方面多下功夫。" 袁群说。

此外,达格列净、磷酸西格列汀、瑞格列奈、利格列汀、度拉糖肽、依帕司他、二甲双胍等非胰岛素药物也在医院端畅销榜上常年有名,一些创新机制的药物引发产业界研发热潮。但袁群认为:" 没有最好的药,只有最合适的药 ",作为患者不应盲从而是遵从医嘱。作为医生则应在搞清病人病理和药物机制的基础上,为每位患者推荐他们合适的药物。

记者 |林姿辰

编辑 |程鹏 文多 杜波 盖源源

校对 |卢祥勇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