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推荐:春节刚过,国内60多名科学家为何来了河南这座小城?

时间:2023-02-01 19:03:41 来源: 大河财立方


【河南日报记者 卢松 大河财立方记者 吴海舒 徐兵 郝楠楠 文 朱哲 摄影】向阳而生,向“新”而行。

新年伊始,漯河沙澧河畔,柳芽初露。一场有关科技创新的大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2月1日,中原食品实验室科学家大会暨漯河市创新发展大会正式启幕。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内外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等60多名以及近百位企业家齐聚漯河,探讨当下新科技和新机遇,擘画城市未来新方向。

大会的召开,也正式吹响了漯河“创新之城”的集结号。


(资料图)

3位院士、24位首席科学家获聘

多个合作仪式签约

科技创新是动力、活力、吸引力、竞争力之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城市的前景是否被看好,很大程度上就看这个城市对科技创新的态度,以及推动科技创新的能力。

作为新春伊始的第一场大会,2月1日召开的中原食品实验室科学家大会暨漯河市创新发展大会,备受各界瞩目。

然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则在人才。记者获悉,活动现场举行了中原食品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及首席科学家聘书颁发仪式,3位院士、24位首席科学家获聘。

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庞国芳,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剑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发政3位院士及其他8位学术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国家食品标准化委员会委员赵谋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名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江正强等24位首席科学家。

现场,漯河市市长秦保强指出,未来,漯河将抓住重点、聚焦关键,打造“五最”创新高地。“我们要坚定走好‘华山一条路’,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努力在强引擎、育企业、聚人才、建平台、促转化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创新往高处做、往深处做、往实处做。”

在大会现场,中原食品实验室还和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漯河食品职业学院6所共建高校研究基地进行签约。另外,中原食品实验室科研团队与想念食品、南街村集团、双汇发展、三全食品、烹小鲜、杰尔古格智能科技18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之所以与中原食品实验室合作,多家企业负责人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称,是希望借助此平台,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创造出更优质的产品。

大会还举行了漯河市招商引资创新项目签约仪式。据介绍,漯河市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广泛开展大招商活动,对接洽谈了一批创新引领延链补链的重大产业项目。今天集中签约了70多个项目,总投资799亿元,涵盖了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具有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转型引领作用强的特点。大会现场,广东玖味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高端调味品智慧工厂项目等代表性项目上台签约。

中原食品实验室应运而生

河南是食品大省,2020年河南省的食品工业已经达到1.3万亿元,连续20年居全国第二位。从食品工业产业链上来讲,河南省已经构建起肉制品、面制品、乳制品、油脂及果蔬五大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链完整。根据统计,河南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达2500多家,培育出双汇、卫龙、三全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

不过,河南食品产业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提升:一是需要进一步优化品牌特性,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二是需要提升精深加工度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率;三是需要加强原料供应链的稳定性,打破关键装备、技术、基料依赖进口的局面;四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及前瞻性布局,提高国际竞争力。

△任发政

“实践表明,创建新型创新平台是带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原食品实验室主任任发政说。在此背景下,中原食品实验室应运而生。

中原食品实验室于去年9月22日正式挂牌运行。组织架构上,中原食品实验室采取“1+6+N”的模式,成立了战略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目前,中原食品实验室凝练了河南食品产业发展6大方向,汇聚了全国创新人才,采用“1+1+2+M”人才运行模式,组建了13个创新团队,实现了“挂牌及运营”。

“这个构架是比较创新的,在创新的基础上推进的速度也很快。”任发政介绍了中原食品实验室最新进展情况:硬件建设上,截至目前,中心实验室专属1.2万平方米的新研发大楼已经投入使用,第一批5000万元仪器设备已经到位,8000平方米中试基地、10000平方米孵化中心已经投入使用。

据介绍,中原食品实验室还设立学术委员会和战略咨询委员会,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机构。实行以重大任务为牵引的首席科学家制,赋予科研人员特别是战略科学家、领衔科学家决定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度权。同时,鼓励科研人员以科技成果为资本创办公司或向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突出实验室、政府、企业之间的跨领域合作研究。

此外,任发政用了三个词定位了中原食品实验室:人才高地、创新之源、食品未来。他解释,中原食品实验室将要打造的是一个面向国际、立足全国、服务河南的人才高地,因此必须要汇聚、引育国内外高端人才。中原食品实验室是一个重视基础研究,能够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强成果转化的创新平台。

最后,中原食品实验室要提质传统食品、培育新兴食品,布局未来食品。“传统食品+未来食品双管齐下,服务和创新双轮启动全面提升食品科技创新能力。”任发政说,中原食品实验室成立以来,通过人才聚集、平台搭建的模式创新,加强食品产业“卡脖子”技术协同攻关,促进河南省万亿级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漯河多家单位共谋中原食品实验室建设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如何推进中原食品实验室高效运行是一项重要课题。

本次大会上,漯河市科技局、郾城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双汇发展等单位及企业代表围绕2023年发展计划发言。

△效国强

漯河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效国强在发言中称,2023年,漯河市科技局将着力推进中原食品实验室高效运行,持续保持科技创新赶超态势,强力实施创新平台提能造峰,加快建设区域人才创新高地,全面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李占宾

郾城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占宾表示,为更好推进中原食品实验室的建设发展,郾城区将在人才服务、基础配套设施、区域环境、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提升;漯河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赵焕林在大会上对漯河经开区下一步科技创新发展计划作了介绍。

△赵焕林

漯河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赵焕林说,2023年,全区上下将全方位、全领域、深层次主动对接融入中原食品实验室,发挥好管委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企业家带着问题、带着需求,走进实验室、走近科学家,聘请一批科学家担任顾问,为区内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把脉问诊,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让“区、企、室”手牵手实现共赢。

△詹跃勇

在全力推进中原食品实验室建设上,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詹跃勇表示,学校将深化与中原食品实验室的资源共享,为河南食品产业提供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马相杰

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马相杰在发言时介绍,“十四五”期间,双汇将积极与中原食品实验室紧密合作、深度合作。双汇将坚持“实业+科技”发展战略,加强在产业研究、技术改造、产品迭代、消费升级等方面的合作,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品质升级,引领肉类工业加速向产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推动食品产业升级。

打造“五最”创新高地

跑出漯河创新发展加速度

“今天,是漯河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秦保强在现场说道,“3位院士领衔60多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等6所大学的科研团队,以及近百名企业家齐聚沙澧,共商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共谋创新跨越发展,在新的一年发出创新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的时代强音。”

秦保强指出,漯河将抓住重点、聚焦关键,打造“五最”创新高地。

第一,高水平建设运营中原食品实验室,锻造食品产业创新发展最强大引擎。“力争‘十四五’时期,中原食品实验室成为省实验室标杆和全省万亿级食品产业创新主引擎,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晋级国家队。”秦保强说。

如何高水平建设运营中原食品实验室?秦保强表示,首先,要高树目标,立足“人才高地、创新之源、食品未来”,聚焦世界前沿技术、“卡脖子”技术、应用型关键共性技术,不断提高基础研究能力、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发展能力。另外,要创新模式、完善体制机制、塑造实验室文化,致力将中原食品实验室打造成为殿堂级实验室和“科学家之家”。

第二,发挥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打造“产学研用”合作最紧密样板。

秦保强称,要发挥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打造“产学研用”合作最紧密样板。要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正向激励企业创新,反向倒逼企业创新。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从市场需求出发,提出产业技术研发方向,整合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研发力量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开展联合攻关,加快重点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同企业和市场的紧密结合。

第三,持续引育高端人才,打造近悦远来最舒心家园。为了持续引育高端人才,秦保强介绍,要超常规引进人才,动态优化“百千万”人才招引、千人青培等招才引智政策,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高薪重金聘用,做到有诺必行,在人才调入、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社保、住房保障和出入境办理等方面提供个性化、精细化、专业化服务,做到有求必应。

第四,加快成果转化,打造全国食品产业技术交易最活跃市场。秦保强表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打好“组合拳”,坚决拆除“篱笆墙”,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

秦保强称,要打造一流的中试基地。建设中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先进的食品加工中试基地集群,开展中试熟化、建设创新平台。要健全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探索收储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关键科技成果,挖掘和推介其市场价值,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加强系统集成,形成创新发展要素最有力保障。秦保强介绍,要强化政策保障,强化投入保障,用足用活国家、省促进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推动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倍增机制,发挥政府资金撬动、引导和助推作用。要强化金融保障。

秦保强称,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实施“引金入漯”行动,做实科创风险补偿基金和创新引导基金,加快发展创投基金,用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债,打通科技、金融、产业融通发展的通道,让更多“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发展之果”。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