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不想着教育观众,才可能是优秀的主旋律|九派时评 微头条

时间:2023-01-31 14:40:21 来源: 九派新闻


九派新闻评论员 歇山

电视剧《狂飙》火了。这是一部扫黑除恶大剧,也是兔年首部“爆款”剧。要说这部剧重启了“全民追剧时代”,一点也不过分。


【资料图】

有媒体的一句评语很精到:这部剧“聚合现实主义与主流价值”。这句话,讲到了《狂飙》的厉害之处,其实也指出了当今影视剧较为欠缺的两个方面。

首先说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指关心现实,确切说是人民普遍关心的现实,埋藏在人心中而并非人人都有能力进行艺术表达的现实;而不是贩卖焦虑所放大的“现实”,不是艺术圈孤芳自赏的“现实”,也不是因电影大奖而迎合中国社会认知偏见的“现实”。

《狂飙》以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背景,以京海市黑恶势力暗流汹涌下长达20年的正邪较量,真实反映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艰巨与复杂。具体从剧中人物看,无论是小人物“逆袭”成为大反派的高启强,一身理想主义与灰暗现实形成鲜明对抗的安欣,还是“朋友交心、战友过命”的李响,等等,每个角色都仿佛高度浓缩了你我的人生与情感,创作者们以“读心术”般的笔触将剧中人物与观众勾连起来,让大家共同进入到故事中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细节之中,进入到时代巨变之中同时能寻找到自己的清晰位置。

再说说主流价值。主流价值体现于一个社会,是我们共同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体现于思想之中,是大多数人所信奉和尊崇的价值观。主流价值不是异口同声的,正如一个社会之中,在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认同之下,人们会有纷繁芜杂的声音与情感,有不同的意见和矛盾;主流价值绝不是先声夺人的,它是在充分的对话、交流、协商之中而愈益清晰起来的。

《狂飙》所聚合的主流价值,正是与观众高度共情的。这样的共情,既是与一身理想主义和正义感的安欣共情,甚至也是与曾被欺负、伤害而最终黑化走向不归路的反派高启强的共情。这样的“共情”,是有充分思想与情感带入的共情,它使那暴风骤雨般的正邪较量,润物细无声般地进入到你我的人生跌宕起伏之中。有些人一听到“正义”两个字,就会升起一股正义凌然的气流,而听到“邪恶”二字,则一脸肃杀的表情。但沉降到日常生活中,黑白交锋的截然对立来自纷繁复杂、温暖又苍凉的人世间,隐藏在复杂而难懂的人性里。

当然,当社会众生百态进入抽丝剖茧的叙事中,故事的力量一点不迟滞,而是狂飙突进般推进。这“狂飙”二字背后,是一股情绪的洪流,是非黑即白的价值感的力量。正如《狂飙》总制片人徐康所说:“狂飙是一个很有力量的词汇,我们想要表达和展现过去一段时间疾风骤雨般地,对于有组织犯罪分子和背后保护伞的打击力度。我们塑造了社会的一面,也希望观众能感受到这一面带来的共鸣。”人民中心的执政理念下,向黑恶势力发起一轮轮凌厉攻势,“扫”出清风正气,“扫”出朗朗乾坤,这正是主流价值。

《狂飙》应算是一部主旋律电视剧作品,但它是一部很深入的主旋律作品。这部剧艺术再现了扫黑除恶,同时具有强烈的自检自省精神。不虚美不隐恶,这是优秀作品应该做的;而敢于自我揭短亮丑,有着纠治积弊的决心意志,这正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所展现的。电视剧展现了黑恶势力崛起和扫黑除恶的艰辛,所描写的权与法、情与理、善与恶等问题真实而深入,这并非艺术创作在多么绞尽脑汁的编撰,而是现实故事本身就是如此精彩。

一直以来,主旋律影视创作总丢不掉一股浓浓的说教气,故事内容往往成为一种理念的载体,而人物角色往往成为一种价值的工具。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那些都是绽放着异彩的中国故事,但往往因为艺术创作的隔膜甚至高高在上的姿态,使得许多这些美好的故事被白白流逝。我们看到太多影视剧是那么急不可耐地教育观众,模式化的人物、打了鸡血的口号、先反转再煽情的套路,将观众假想为无脑小白,但何曾想过观众比我们的许多文艺创作者聪明得多。

许多时候,观众是因为被“教育”久了而产生了逆反心理。当所谓积极向上、阳光美好之事刻意躲避生活的艰辛,躲避高启强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辛酸,那么这样的“阳光”只是让人刺眼,这样的“美好”只是塑料生活中才存在。我们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还有今天发生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正本清源的硬仗,都是在直面沉疴顽疾、重病老病的,国家治理向沉疴顽疾亮剑,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创作领域,也期待着敢于发声、敢于批评的作品。

不想着教育观众,才可能是优秀的主旋律。事实上,“主旋律”也不是一种既定的类型或者创作方法,只要深入烟火日常的生活,深入社会大众内心世界而努力与大众共情,就可以成为优秀的主旋律。

【来源:九派新闻】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