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看:《闪耀吧!中华文明》收官 激活历史文化的新生命力

时间:2022-12-13 07:31:09 来源: 河南卫视


穿越千年光阴回溯过往,探索文物承载的灿烂文明,寻找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近日,由优酷与河南卫视联合打造的文化探索纪实节目《闪耀吧!中华文明》收官。历时三个月,该节目156次登上热搜,话题累计曝光量超23亿,#闪耀吧中华文明#登顶微博热搜榜首,各大博物馆、文博圈、高校圈、媒体圈层层联动见证文明高光。

  “我被考古人一生从事一件事的精神强烈震撼到了。”“这是除了故乡之外,可以让自己与另外的地域产生羁绊的一次旅程。”新华网记者许丹睿和发起人陈坤化身文明追光者,深入三星堆古遗址、秦始皇陵、唐长安城遗址、南海I号、殷墟、敦煌六大文明考古现场,探索文博秘境,对话各大博物馆馆长、一线考古队队长、文博考古历史专家等,带领观众解密六大历史谜团,寻找民族文化的高光。

  节目通过悬疑探索加国漫的叙事方式,在层层推理中找寻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上的闪耀时刻,挖掘文物古迹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用年轻的语言致敬中国历史。


(资料图片)

  形式技术大胆创新 在谜题和故事中拥抱浪漫的中华文明

  从神秘又让人匪夷所思的古蜀文明,到埋藏盛唐辉煌文化的唐长安城,再去往有着千人千面兵马俑的秦始皇陵……为何这六大考古地点场脱颖而出?《闪耀吧!中华文明》总制片人杨伦在早前谈道,文明现场选择的标准,主要遵循历史脉络,选取重要历史节点,从不同维度展现中华文明的闪耀时刻。总监制李炳把五千年历史比喻成一条长河。把历史长河里波峰汇集在一起,就能找到我们民族的基因和文化的根脉。在他看来,考古地点和文明现场是寻找这些珍贵信息的最佳地点。它们可见、可感,让那些珍贵的信息穿越时空来到我们面前。

  这些标志性的考古地点自带高关注度,同时也因被多次报道和演绎而更需要内容的突破和创新。“创作团队必须找到独特的叙述视角和讲故事方式。”李炳表示。

  区别于传统纪录片及文化类综艺的内容设置及表现形式,《闪耀吧!中华文明》另辟蹊径,通过推理探索、国漫动画的表达形式,以及融入CG特效等技术手段,寻求文化类节目的视听升级和跨次元表达。在古老的痕迹中回溯历史的吉光片羽,用全新的技术手段还原文物的璀璨光芒。

真人秀和纪录片相结合的形式,是《闪耀吧!中华文明》区别于传统文化纪录片的另一大特色。节目融入真人秀手法,以更直接、更感性的第一现场感触,带领观众沉浸式打卡博物馆和文物台前幕后的故事。陈坤是发起人也是求问者,和追光伙伴许丹睿一起,屡次以提问的形式和推理解谜的方式,带领观众还原和探究遗迹文物的前因后果,重现历史事件的细节。科普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构建出一个个鲜活丰满的历史时刻,切身感受历史文明与传承。

  真实性是纪实内容最根本的特征,不能因为创新而丢失信息的真实性。“策划和研发历时8个月,获得50多个文博单位的支持,联络拜访了105位专家老师,整季12期节目共有32位专家出镜”,谈及为还原历史真实性和严谨性所做的准备时,制片人邓瑞玲说道,最多一次是在录制的时候,台本一共修改了15稿。

 现场感 震撼感 敬畏感 探宝追寻历史的文明高光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历史是面向未来的镜子,当沉浸在考古现场,那些史书中的文物鲜活地呈现在眼前,千年文脉充满了勃勃生机。现场“触摸”历史,与在资料中“观看”历史有何不同?

  发起人陈坤感叹,在现场有一种很强烈的震撼,像是在跟千年以前、当时的故事和人物在对话。南海一号的崔勇老师,在他最壮年的时期,参与到这么伟大的发掘。把南海一号放到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博物馆里面,他用了30年的时间。“那一集我坐在他的对面,热泪盈眶,很让我感动。”

  作为追光伙伴,许丹睿带着对历史的敬畏,踏上了文化探寻之旅。她表示,在去洛阳拍摄的路上经过虎牢关,这个地名之前经常在书上看到,当真的看到了这里的山川地貌,才会了解当年李世民带领唐军在此阻挡窦建德救援洛阳的必要。那一刻可以切身感受到中华文明不是平面的,它包含了时间、空间、和许许多多鲜活的人物。“身历其境,我会因为历史故事穿越过往,感受天地悠悠,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多么值得我们去热爱。”

许丹睿还表示,她感受到历史不只是探索过去,还可以是“连接”过去。历史是现在的人与过去的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血脉传承。“之前看过资料,有些学者认为‘三星堆’的蚕丛、鱼凫有可能是彝族的祖先。作为一名彝族人,当我近距离走近‘三星堆’的青铜人像,凝视青铜巨目时真的会看得出神。当时我记得摄影师王老师给我拍了一张剧照,当时我在拍摄黄金权杖时有些出神——在看到那样精美的文物时除了震撼,还会遥想在千年之前的人们拿着权杖的样子,总觉得那里的文化有一种亲切的神秘感。也许,在那一刻我和那些文物产生了某种联系,难以言表,内心确是真实的触动和血脉觉醒。”

邓瑞玲看到了两位追光伙伴的敬业和真诚,认为他们是与观众连接最紧密的人。“他们是从观众是视角出发的,他们的疑问也就是观众的疑问,他们能把最直观的感受传导给屏幕后的我们。”李炳说。

  大小屏联动传播 《闪耀小课堂》“小切口”大话题引发网友关注

  一路的探索与讨论,是带着对历史的好奇,更是满怀对文明与时空的敬畏。这种探索不仅出现在节目正片中,聚焦主节目六大主题下的“兴趣切口”的《闪耀小课堂》同样引人入胜。该系列栏目由许丹睿工作室与优酷共同策划,由许丹睿担任讲述人,每一期为观众“揭幕”一个答案,如聚焦盛唐女性的妆容、秦剑千年不朽的“黑科技”、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妇好等趣味话题。每期节目在3分钟左右,充分发挥短内容的优势,明快短小,信息输出更直接,和正片的长视频正好形成了搭配关系,共同诠释文化自信这个大主题。

  据邓瑞玲介绍,那些在正片中没机会讲的有趣、珍贵的文物故事、不在主线叙事逻辑的“切口”,都在《闪耀小课堂》系列短视频得到了讲述。《闪耀吧!中华文明》正片是探索六大文明谜题的“主干”,《闪耀小课堂》就是兴趣延展的“枝干”,它们相辉相映,为节目的观众提供多元化的原创内容。

近年来,互联网时代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持续革新,“跨屏融合传播”可以最大程度释放当前媒体融合阶段广电行业的技术活力与发展诉求,实现不同样态的传播媒介、不同属性的传播机构在新一代传播环境下的“融会贯通”,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

  针对这一现象,监制王春阳表示,《闪耀吧!中华文明》在内容策划时就嵌入大小屏融媒传播的思路,根据用户和观众的需求进行设置。比如,大屏端用户习惯上会更注重哪些长效内容?在小屏端,前6分钟内容应该怎样构造才能更好吸引观众?在融媒合作上优势互补、相互赋能。同时节目以“揭秘”为抓手,用技术呈现艺术,用长短视频结合的传播方式,力图在年轻化的叙事中,实现节目质感和叙事逻辑的影视化升级。所谓的融合传播是以贴近观众的视角、用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致力于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传统文化进阶表达 讲好青年一代喜闻乐见的中国故事

  在当今新的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不断革新,这也为纪录片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表达空间,如何让这样的纪录片被更多人看见,打破与年轻观众的沟通壁垒,始终是内容创作者的共同追求。

  王春阳在接受本网采访时表示,“我们做这档节目的初心,是向新一代年轻人传递中华文明的文物之美、精神之美、价值之美,希望通过节目能让中华文明真正闪耀在公众之间,让他们感受到历史的触动与传承的守望。”

  正如节目组期待的那样,《闪耀吧!中华文明》播出后,颇受年轻受众的喜爱与认可。网友留言称“情节紧凑,科普严谨,切入新型,既能够领略中国文化的璀璨,又会共鸣祖国的强大”“历史不再是遥远而字面的故事,而是鲜活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存在,和中华文明的闪耀时刻碰撞,大概就是传承和延续的意义吧”“向那些兢兢业业发掘历史的考古工作者们致敬,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不止器物,更在人心”。

  大而化之我们有“长河落日圆”的壮阔之美,小而化之我们有“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细腻感悟。传递着跨越时代的光芒,《闪耀吧!中华文明》引导年青一代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为考古参与者、青年记者,同时也是年轻观众之一,许丹睿在谈到节目受众年轻化这一现象时说道,中国的历史、文化的典故宛如恒河沙数,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可以无尽无休的去获取、去体会、去仰望、去学习。

  此外,在9月1日举行的大型文化探索纪实节目《闪耀吧!中华文明》创新传播研讨会上,节目出品方代表之一,优酷副总裁、总编辑张丽娜阐述优酷近年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边界的尝试与探索,并对未来能与河南卫视有更广更深的合作表示期待。“优酷从十年前开始深耕人文领域,不断提高平台格局和文化站位,努力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吸引年轻用户的有机结合。”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展开中华文明的恢弘长卷,领略五千年文明遗产的璀璨星光。《闪耀吧!中华文明》带领我们从珍贵的文物中吸取养分,带着对历史的敬意瞩望未来。(发布来源:新华网)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