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垃圾分类变成日用而不觉的“好习惯”

时间:2023-05-27 07:12:38 来源: 文汇


让垃圾分类从 " 新时尚 " 变成日用而不觉的 " 好习惯 "。

在全力打造垃圾分类升级版的上海,这道考题,是 1.3 万多个居住区、2500 万常住人口共同面对的大课题。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贡献者,亦是受益者。


(资料图)

日用而不觉,强调的是,经由润物无声般熏染,抑或长期主动坚持,转而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意识、行为、习惯。

把垃圾分类这桩群众天天有感的小事,化作日用而不觉的好习惯,更形成风气,需要仰仗多方合力——既要下绣花功夫,致广大而尽精微;亦要有系统观念,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首先,它有赖于友好、便利、可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居民手里的一包垃圾 " 随手分一分 " 变得便捷可及,就要跨前一步,推动各类垃圾分类交投设施、垃圾箱房、分类收运设施的智能化改造、人性化治理。譬如,在街巷里弄因地制宜改造交投硬件,创设投放新模式,破解空间掣肘;又如,大力推行绿色包装,在简单、有趣的拆卸动作中,不同垃圾自然而然各归其位、分开旅行。

其次,它有赖于可感、可触、可知。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其背后关涉的是源头减量、资源循环利用,更体现着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大事。要让居民群众充分认识分类的必要性、重要性,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中间亦需要有一个转译过程——即让垃圾分类的成果更为可视化、可感知,化作居民能实实在在享受到的 " 红利 ",实现从 " 要我分 " 到 " 我要分 "。现实中,不少社区辟出 " 一平方米花园 ",实现资源就地降解用作堆肥,长出果蔬绿植的同时更长出一种由衷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再者,它有赖于从治理理念到具体手势的转变。

这当中特别强调一种巧劲,四两拨千斤。比如,进一步磨细治理的颗粒度,巧借科技和大数据赋能,将垃圾分类纳入城市运行 " 一网统管 " 建设,基于投放、收运等信息累积起的数据池," 研磨 " 具体举措,提升适用性;又如,强化法治完善机制,从根本上提供保障;再如,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在有趣有料的活动中生动诠释绿色低碳生活。

垃圾分类这桩小事,同样透视着人民城市的基层治理能力。特别是当下,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开展,要把打造垃圾分类升级版与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解决人民群众诉求充分结合。找准裉节,靶向发力,让人人参与、人人共享嵌入 " 绿色之治 " 全过程,全面提升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全过程处置水平。

这需要每一个你、我、他的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各方围绕一个共同课题,进行实施路径的 " 研发 ";亦需要充分发挥愚公移山精神,从源头入手,推陈出新,久久为功。

从这桩民生关键小事,筑就绿色发展大事。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有责任。

作者:顾一琼

编辑:钱亦琛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