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息!杨春玲:躬身田间做科研,探索小麦育种新路径 | 豫见劳模匠星

时间:2023-05-02 12:02:33 来源: 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萨】从田间地头到实验室的距离,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杨春玲用了35年的时间来丈量。

夏天躬身田间戴着草帽收割记载,冬天俯身实验室结合文献、数据分析研究。喜人的科研成果背后是杨春玲数年如一日地坚守。身为一名农业科研领域的劳动者,杨春玲立足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劳模精神”。

农业科研要深入田间,培育有实用价值的科研产品


(相关资料图)

1988年,杨春玲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安阳市农科所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工作。那个年代各方面科研条件都还不完善,为了获取最详实的数据,杨春玲几乎每天下午两三点顶着烈日“钻”进田间拿镰刀把麦穗割下来,回家进行脱粒再进行测量。

如今,杨春玲已经带领着团队实现了诸多育种科研成果,但田间地头仍是她的“主战场”。“只有亲自到田地里去观察去记录小麦的性状,你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为何是这个数据,跟其他品系或者单株之间的差异,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误差,这些都需要自己亲自去分析去探讨,才能收获更多有效知识。”杨春玲认为,农业科研人员就是要深入生产一线“接地气”,研发培育的产品才更有实用价值。

科研之路既没有捷径可寻也没有坦途可选。“因为各种因素影响,我们有将近10年的时间没选出来好东西,当时确实很苦恼,但是团队成员一直不断地再尝试,后来通过把高产和优质结合起来,选择好的核心材料,把难关攻克了。”杨春玲称,研发就是不断筛选和淘汰的过程,每一个新品种的诞生基本需要四五代基因才可以稳定,这中间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打磨,经历很多次的失败,一定要沉得住气、守得住心。

近三年来,杨春玲带领团队成员培育高产、多抗、绿色作物新品种10个,育种水平达到国内领先。2008年,农业部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安阳试验站在安阳建站成功,作为试验站站长,杨春玲组织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品种筛选试验,水肥高效利用试验,专用品种的播期、播量试验、水肥耦合试验,大面积技术规程示范等36个试验,得出了真实有价值的试验结论,总结编制了三套技术规程,在5个示范县建立了10个共计3333.33公顷高产示范基地进行推广示范,取得了大面积10%的增产效果。

除了科研工作,杨春玲经常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民技术培训,针对小麦长势情况进行技术分析和指导,向种植户科普常见的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方法,对于他们在实际种当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疑难困惑,都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讲解。

加快培育成果转换,为传统农业提供科研力量

35年的时间,农业科研一线工作虽然艰苦,但杨春玲从未想过离开。从青涩的大学毕业生到带领团队完成多项培育成果,杨春玲一门心思搞科研,以身作则,带领团队不断地探索小麦育种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我经常和团队成员讲,搞科研要一步一个脚印,袁隆平院士、徐伟刚院士、胡林教授这些前辈们都是这样坚持下来的,这是农业科研人的一份传承。”杨春玲告诉记者,农业科研注定是辛苦的,要保持初心、脚踏实地,这是作为农业科研人的精神传承,也是作为劳动者的价值追求。

经过多年的努力,杨春玲和团队撰写了科研论文55篇,参编小麦技术规程论著2部,研发的成果获得了国家级鉴定成果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4项、市软科学奖8项,承担了国家转化资金项目、河南省重大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安阳市重大科技攻关、科技专项等7个项目。

“我们研发培育的新品种放在实验室里、仓库里都没有用,只有让农民选择你这个品种,并且种到大地上,获得了他们理想的产量,我们的目标才算完成。”杨春玲告诉记者,希望未来能带领团队把科研范围拓宽,培育更多的科研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为传统农业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撑。

责编:陈玉尧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