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金融可以有更多想象空间|立方观博鳌

时间:2022-04-24 09:44:37 来源: 大河财立方


□  张克瑶

2022博鳌亚洲论坛落下帷幕,诸多话题引起热议,转型金融就是其中之一。论坛期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重点就是要推动转型金融发展。

目前转型金融仍没有统一的定义,“转型金融”概念由国际经合组织(OECD)2019年提出。根据国际经合组织的阐释,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型的融资活动都可以视为转型金融范畴。不过,基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等背景,近年来国际社会更多将转型金融界定在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型的金融支持。

在我国,转型金融跟绿色低碳发展有较大关联度。人民银行2022年研究工作电视会议指出,要以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为主线,继续深化转型金融研究,实现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序有效衔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据了解,人民银行正牵头推进制定转型金融政策框架等工作。

笔者认为,尽管国内外将转型金融的重点围绕低碳转型进行,但未来我国转型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大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再加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压力,包括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在内的转型诉求都困扰着传统产业,每项转型任务的背后都需要资金支持。因此,我国的转型金融不能限于绿色低碳发展,而是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主线周围要有更多配套。

如果将传统产业的转型需求拆分会发现,绿色低碳发展将是所有转型需求满足后的结果之一,并非目的或手段,因为产业形态、边界不断变化,所谓的传统产业转型无非是解决产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人类现有的科学认知范围内,绿色低碳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型金融将来也会起到助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抛开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结果,传统产业的转型过程需求多种多样,比如业务转型,传统产业可以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并购重组基金等资本手段;比如数字化转型,传统产业可能会需要科技金融、技改奖励等支持。

上述资本、金融、财政奖励等工具都是用来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所以,转型金融政策框架应该包含已有工具,综合梳理已有工具并“穿针引线”,再结合产业转型所需但缺失的金融服务进行金融工具创新,最大限度覆盖产业转型全生命周期,为产业转型提供系统化的金融政策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我国的转型金融政策框架还可以尝试嵌入非金融类政策服务,将科研、人才等政策内容“打包”。从业界实践来看,部分产业转型问题不单单是资金问题,转型方向、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同样重要,这就意味着转型金融需要相应的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配套服务作支撑,如能盘活传统产业既有资产,转型金融发展有望事半功倍。

值得注意的是,转型行为自带风险因素,转型金融的探索也无法回避风险问题。在笔者看来,风险来自不确定性,转型金融政策框架可考虑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既能方便用户,又能协助监管方用科技力量缩小甚至消除不确定性。或许,未来的转型金融政策框架就是一款全流程数字化的金融政策工具。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