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资源满足群众新需求_热门看点

时间:2023-02-22 09:32:32 来源: 中国教师报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更加多元。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常住人口在2020年突破百万大关,人口增长促使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如何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是集美区“十四五”期间要解决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

加大教育投入,切实保障教育资源供给。盘活资源扩大学前教育供给。“十四五”期间,集美区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创新办园模式,探索集团化办园,支持街道、村集体、国有企事业单位、普通高校办园,建成布局合理、共享普惠、学位充足、充满活力的学前教育供给和服务体系。


(资料图)

统筹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十四五”期间,集美区将建立与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布局相适应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体系,到2025年新建义务教育学校8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5万个;加强“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到2025年,公办学校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评估通过率达100%。

优化普通高中资源配置。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我们将充分发挥优质高中的引领作用,努力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到2025年,新建普通高中1所,创建省级高中课改基地校2所,力争创办3所以上优质高中,省一级达标高中在校学生人数占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的80%以上。

借内力和外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施集团化办学,借助内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通过集团化办学,采用师资互派、统一教研、协同教学、资源共享、捆绑考核等方式,将区域内优质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等传输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新办学校。2021年12月,集美区集团化办学正式启动,确定了13所试点校。2022年,区教育局将一所新办校设立为集美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海凤校区,这是以集团化办学模式带动新办校快速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实施高位嫁接办学,借助外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集美区深化与福建教育学院、华侨大学、五缘第二实验学校的合作办学,积极发挥区域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加大力度引进省内外名校、高校或教育集团,探索多元合作办学模式,将优质校打造成品牌校,将乡村校培育成优质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度提升师资素养。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多层次、多渠道吸纳教育人才,集美区明确引进在职高层次教育人才最高可享受合计180万元的安家补贴、政府薪酬补贴、租房补贴;经本区培育的高层次教育人才获评正高级职称教师、省特级教师、省级名师、省级名校(园)长、市级卓越教师及以上的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新录用的优秀应届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在集美区购买首套商品房,分别给予70万元、60万元和50万元购房补贴;落实高层次教育人才的“柔性引进”政策,引进刚退休的中小学(园)名师名校长(园长)到学校担任首席教育专家、学校发展顾问和学科教学导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等工作进行指导。

完善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将区教师进修学校建成研、训、导一体化区级教师发展中心,制定《分层培训学分结构指南》,允许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要在必修学分、限定选修学分及任意选修学分模块中进行选择,实施混合式研修。同时,丰富教师培训的内容与方式,完善教师培训的监督与评价,全面提升教师培训质量,满足不同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加强新入职教师培养。新教师在入职第一年要接受总计240学时的规范化培训,这个过程中实施学科和班级管理“双带教”制度;在入职第二至第三年,由学校制订和实施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区校两级开展专项培训,要求全员参加岗位大练兵,这一阶段力争把30%的新教师培养成校级骨干教师;在入职第四至第五年,实施区级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培养计划,建立健全导师制,深化岗位大练兵,这一阶段力争把20%的新教师培养成区级及以上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分阶段、分步骤的整体推进,让新教师尽快成长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作者系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

《中国教师报》2023年02月22日第15版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