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生奎:耗尽半生秉持红色承诺,跋山涉水探寻红色故事

时间:2023-04-09 12:02:59 来源: 金羊网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在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长江镇,有这样一位党龄近 34 年的老党员。为完成对老红军的承诺,他耗费近 40 年的光阴在长江镇四处普查红军遗址、走访红军老人、记录整理长江镇红色文化史料,为赓续仁化县本土红色基因血脉、保护红色文化遗址作出重要贡献。他是仁化县长江镇综合文化站退休职工肖生奎。

秉持对老红军的承诺,挖掘寻访一个个红色故事


(资料图片)

肖生奎生于长于仁化县革命老区长江镇,这是一座充满红色记忆的小镇。肖生奎从 5 岁开始,就常听奶奶、伯父们讲红军游击队在长江镇的故事。成年后,肖生奎一有时间便去拜访身边尚健在的老红军战士、志愿者老兵、交通员、游击队员等,静听他们当年的经历。

在一次次的聆听与对话中,肖生奎感受到了老红军战士们的执着信念。这也促使肖生奎心中暗暗许下对老红军们的承诺:将排除万难挖掘寻访红色故事,如实如是记录、整理、保存这些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故事。

1985 年,毕业后的肖生奎分配到基层派出所工作。他时常从各村村民口口相传中,发现许多红色革命故事。他认为口口相传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或者因年代久远导致红色故事内容模糊、缺失,甚至失传。

于是,肖生奎在工作之余,便跋山涉水走访这些村落,向长者打探这些流传于民间的红军故事,并将收集的信息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每当夜幕降临,他便翻开这些采访录,将村民口述的红军故事,按照红军经过长江镇的时间线,通过各种资料核查还原故事的真实性。

2017 年 3 月,肖生奎从镇城监队调往长江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他更深入地开展红色文化与红色遗址的传承与保护工作。2017 年 3 月至 2021 年 12 月,肖生奎查阅大量资料,系统整理了红军长征经过长江镇的路线图,核实了红军在长江镇的征粮点、征购药品点,以及红军桥、红军哨卡、红军长征宿营地和红军伤病员疗伤点。

在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6 月的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中,当时年近 60 岁的肖生奎亲自登山调查核实无名红军烈士墓,并做好卫星定位、拍照、事迹编写工作。

其间共普查出无名红军烈士墓 16 处、红军井 5 口,战斗遗址 7 处,挖掘整理红色故事 30 多篇,达 10 万多字。他将自己所获得的一手资料进行汇总并加以整理,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这些资料均归档发表,或编入《仁化文史》《红军与仁化》《韶关市革命遗址通览》等红色书刊,为仁化县本土的红色资源抢救挖掘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先辈的精神犹如‘星光’,照亮了前路。" 肖生奎坦言,他将秉承着革命先辈们的理想信念,收录一个又一个温暖感人的红军故事,让革命先辈的精神之光永不熄灭。

当好红色宣讲员,让革命先辈的精神代代相传

肖生奎不仅将信念注入笔尖,书写下了一个个红色故事,同时,他还是宣讲红色故事的志愿者,将革命先辈的精神之光传播给更多的人。

时间拨回到 2021 年 8 月 23 日,在长江镇中山公园革命烈士碑遗址,肖生奎作为 " 小蜜蜂 " 志愿者向当地群众干部,以及暑假返乡的大学生讲述了生活在长江镇的老红军萧昌和的革命故事。尽管萧昌和老红军已去世多年,每次说起他的革命经历和战斗故事,肖生奎依旧动情。作为这段红色故事的倾述者和记录者,他的宣讲感染了身边的群众。

据了解,肖生奎在文化站工作的 5 年零 1 个月中,深入机关学校团体讲红色故事达 60 多场,听众达到 8000 人次。同时,他在报刊上发表了各类体裁的红色文章共 20 万字,还原了长江镇陈欧村日头河 10 名红军战士英勇壮烈牺牲的历史史实。

现如今肖生奎已退休,回顾过往几十年挖掘收集整理长江镇红色史料的历程,他表示总有人要挑担子,革命先烈的担子更沉重,更伟大。对于肖生奎自费收集采访整理红色史料,很多人并不理解。但是在肖生奎的心中,这是对革命前辈的交代,也是对后人传承的交托。

" 革命先辈舍生忘死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些红色史料,这些红色遗址,是他们为革命奋斗一生的写照。如果没有人去做这些收集整理工作,真实的历史史料便会随着时间流逝,我不愿让他们的丰功伟绩被遗忘。" 肖生奎表示,他将继续以挖掘收集整理长江镇红色史料为使命,让子孙后代牢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让革命先辈的精神代代相传。 (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梁泽铭

校对 | 桂晴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