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古镇相似度 99% ”:千篇一律的“诗和远方”索然寡味 环球今头条

时间:2023-03-26 20:15:29 来源: 金羊网



【资料图】

文 / 冯海宁

无论哪个古镇都有卖丝绸的、卖钥匙扣的、卖手工首饰的;甚至连 " 特色小吃 " 都变得千篇一律,臭豆腐、烤肠、甑糕……不知何时起,古镇渐渐 " 长得 " 越来越像,古镇里的商铺和特色小吃也越来越像,相似性渐渐取代了每个古镇的独特性,全国各地古镇的 " 查重率 " 甚至高达 99% ——这是 3 月 26 日《光明日报》一文披露的信息,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

实际上,有识之士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中国古城与文化研究院院长林鹏曾指出," 我国共有 2800 多座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城镇,数量肯定是全球第一。但真正能被人们(不包括专门从业者)记住的有几个?不超过 8 个。" 言外之意是,大多数古镇太像了。某大学教授也指出,古城镇旅游往往成了逛街购物、喝茶吃饭、参观表演的统一模式。即相似度极高。

那么多数古镇是早就 " 相似 " 还是开发后 " 相似 "?不排除南方部分古镇之间,或北方部分古镇之间,因为地理文化上接近,在某些方面有相似性。比如部分南方古镇,有相似的古建筑,相似的石板路,相似的小桥流水。但各地古镇相似度高,主要出现在商业开发后,多数古镇从零售的商品到 " 特色小吃 " 等方面,特色越来越不明显了,越来越同质化。

从积极角度看,多地古镇商家都善于 " 学习 ",哪些商品在其他古镇好卖,就及时跟风效仿。但从另一些角度看,这将对古镇伤害不轻:一来,古镇的独特历史文化会被同质化的商品和服务冲淡;二来,过度商业化给游客印象是古镇变成了 " 杂货铺 ";三来,对游客吸引力会下降。因为在游客看来,游览一个古镇和游览十个是一样的,没必要追求相同的 " 诗和远方 "。当游客因 " 各地古镇相似度 99%" 而对古镇产生厌倦感,古镇旅游或走向没落。

古镇开发追求商业利益可以理解。毕竟投资者需要商业回报,周边居民需要收入,地方经济也需要旅游业作出贡献。但古镇只有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持久吸引游客消费。而走同质化这条路,看似投资回报比较快,实则目光短浅,容易让游客 " 审古疲劳 ",那么想持久赚钱就不容易。

有人认为,古镇同质化实际就是 " 空心化 ",这话有一定道理。因为同质化导致古镇淡化或者丧失应有的独特韵味和价值。所以,迷失方向的古镇开发者,亟待回归 " 实心化 ",真正打造属于自己的古镇特色文化。

要改变 " 各地古镇相似度 99%",首先,需要古镇开发者、管理者的清醒与自觉。既要在规划设计、商铺招商等方面坚持古镇的特色,也要合理控制古镇商业化使之不能过度,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其次,在古镇认定或旅游景区认定方面,要重视古镇独特文化,以起到引导、鼓励等作用。另外,要倾听民意调准古镇发展方向。总之,古镇不能继续这样 " 相似 " 下去了。(羊城晚报时评投稿邮箱:wbsp@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 · 羊城派

责编 | 张齐 谭洁文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