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惩罚员工手段花样百出:警惕“换马甲”劳动侵权 环球关注

时间:2023-03-16 17:19:15 来源: 工人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员工早餐超过用餐时间 " 乐捐 "20 元;上班期间穿着奇装异服、背心与拖鞋 " 乐捐 "20 元;工作时间外出禁止超过规定时长,违规者第一次严重警告,第二次 " 乐捐 "100 元,第三次 " 乐捐 "500 元 …… 据《新京报》报道,涉事网友谢女士称自己于 2 月底面试了一家厦门美容公司的广州分公司,最近她在办理入职时,看到随合同发下来的《办公室行政制度》首页标明了一整页的 " 乐捐 " 制度,并注有 " 如有不执行者将在工资里面扣除该乐捐款的两倍 ",谢女士当即放弃签字。

尽管该公司一位招聘经理回应,此举是为督促员工遵守正常制度," 只要别让行政抓到就行 ",可依然无法平息网友的热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并未赋予企业对员工进行罚款的权利。罚款权作为一项行政处罚权,用工单位无权行使。涉事企业将强制性罚款说成是自愿 " 乐捐 ",还堂而皇之写进公司规定,涉嫌侵害劳动者合法权利。

与此同时,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作出公示。当事公司 " 乐捐 " 条款是否严格经过这样的程序,需要打个问号。

近年来,一些企业制定奇葩规定、侵犯员工权益的事不时发生。有的企业擅长玩文字游戏,故意偷换概念,诸如将 " 扣款 " 说成是 " 负激励 ",把 " 周末加班 " 美化成 " 学习日 ",将 "996""007" 定义为 " 日不落模式 " 等。而类似 " 换马甲 " 的劳动侵权,不过是掩耳盗铃。

类似行为,有企业为降低成本的 " 小心思 ",更多时候是以罚代管的思维在作祟。从罚款、扣钱,到变相惩罚、道德绑架、精神控制甚至人身攻击、人格侮辱,近年来一些企业惩罚员工的手段花样百出、" 段位 " 渐高。然而,简单粗暴的惩罚只会加剧企业和员工间的不信任,员工一旦产生反感情绪,或许会消极怠工、工作效率走低,或者主动维权、让企业付出法律代价。如何调动更多科学管理的方法,正向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是很多企业亟待补上的管理课。

类似 " 换马甲 " 的劳动侵权现象值得警惕。随着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升,以及劳动领域监督和执法的日趋严格,一些侵犯职工权益的行为变得更加隐蔽。一些企业将劳动保障 " 化整为零 ",将全日制用工变成 " 小时工 "" 派遣工 "" 外包工 ";一些企业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还令其签订《自愿放弃缴纳社保承诺书》;一家单位设立两家或多家公司,与劳动者轮流签订劳动合同,将劳动者工龄人为分割,使劳动者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一些企业为全方位监督员工,甚至将监控摄像头装进更衣室、洗手间 …… 诸如此类。

增强对劳动领域隐蔽侵权行为的识别、惩治能力,需要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更到位,需要劳动监察部门的监督触角更深入,需要执法部门的惩戒之剑更锋利。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呼吁 " 切实落实八小时工作制 "" 进一步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 " 等,这些都是助力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积极力量。

不能让 " 乐捐 " 式惩戒成劳动侵权的 " 秘密武器 "。织密劳动者权益保障网,从密切关注劳动侵权行为的变化开始,从对相关侵权行为精准 " 画像 "、高效预防和惩治开始,让每个劳动者都能更加体面舒心地工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