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报:“十大战略”进行时|改革改出新气象——以能力作风建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战略

时间:2022-09-24 08:04:46 来源: 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归欣 石可欣 陈小平


(资料图片)

把制约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壁垒和障碍破除,把挺进深水区之后的羁绊和制约清除,必须认准一条路——全面深化改革。

创新打头阵,改革压阵脚。“十大战略”之中,创新与改革首尾相接,是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动力源泉。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是综合性、兜底性、保障性战略,实施其他九大战略,都必须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国资国企改革提速提质,省属国企盈利创历史最佳;省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完成,机构精简60.7%……

一年来,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弘扬改革精神、提升改革本领、务求改革实效,以改革举措的有机衔接、有效贯通、有序联动,强能力、锻作风,打硬仗、涉险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深入实施,改出中原新气象。

聚焦高质量发展,破坚冰通堵点

过去十年,河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3万亿元、4万亿元、5万亿元的跨越,今年有把握超过6万亿元。

这是振奋人心的成就,但也藏着发人深省的隐忧:为何我们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五,却标兵渐远、追兵渐近?

发展的羁绊,在产业结构偏重、环境容量有限、要素制约明显等短板,更在体制机制不顺、创新活力不足、营商环境不优等弱项。

问题所指,就是改革所向。一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全面破除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坚冰顽疾、堵点难点,使澎湃的发展动能不断释放。

——配套改革全面立体,架桥铺路保创新。

改革温度如何,创新主体最有“体感”。

“专精特新”企业河南赛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受技术封锁和外部环境冲击的危急关头,我省的科技贷为其送来“及时雨”,帮助企业渡难关、育新机。“我们公司步入正轨之后,自主研发的二抗聚合物等病理检测产品,销往全国1000余家医疗机构,在肿瘤病理诊断行业牢牢站稳了脚跟。”企业负责人齐华说。

为护航企业走好创新之路,河南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搭平台、引人才、放权限、促融资,明确50项改革举措,出台首批10个方面配套政策文件。今年以来,全省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61.52%,各机构科技贷累计支持创新企业1816家(次)、发放贷款97.65亿元。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稳扎稳打提质效。

“一张作战图,一个红黑榜,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排名。”河南铁建投集团战略发展部负责人庄恩宁直言,“改革之后平台更大了,劲头更足了!”

从“铁投”到“铁建投”,一字之变大不同。曾经单纯的铁路投资平台,嬗变为“投、建、管、运、维、研”一体化运营的企业集团,挂牌10个月就推进6个重点铁路项目进入国家规划,为我省在全国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立下赫赫战功,有力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历经风雨的河南能源,更是在改革中“浴火重生”。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以改革大手推进产业结构、治理结构、管理体制重构,今年上半年,企业完成营收596亿元,同比增加146亿元。

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我省国资国企战略布局全面优化,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监管体制不断完善,“主力军”责任越扛越稳,“挑大梁”能力越来越强。

——事业单位增减统筹,“瘦身”“健体”两相宜。

6月30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奠基,标志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将有更多河南作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说:“新院的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文物考古研究院。”

这件几代考古人梦寐以求的“大事喜事”背后,是河南推动省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的决心。

让事业单位的“事”更适应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业”,一次从里到外的重塑性改革、结构性优化和功能性再造,势在必行。刀刃向内,有切肤之痛,却能换来走出舒适区之后的“凤凰涅槃”。坚持“减法”与“加法”并重,“瘦身”与“健体”相结合,我省把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精简的资源,重点用于义务教育、基础科研、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民生领域,更好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

目前,省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任务已完成,除学校、医院外,事业单位精简60.7%,事业编制精简46.9%,顺利实现预期目标。

聚焦高效能治理,扎实改求实效

发展高度,来自改革力度;治理效能,决定发展速度。

——政务服务:大厅之外无审批。

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祥盛街的河南省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一角,有一排柜子静静矗立,远看跟快递柜“长得一样”,一问才知,这是7×24小时“待命”的自助服务终端机。

“群众带上身份证来这里,就可以享受全天候不打烊的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师红梅说。打破5×8小时工作制,填补节假日的服务盲点,无人值守政务服务成为省政务服务中心的一大亮点。

从“不知道找谁”到“找谁都可以”,再到“谁都不用找”,在省级政府层面,河南省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首次由“高”组别升至“非常高”组别。这项值得自豪的指标,浓缩着我省办事效率的提升、改革效能的增强——仅二级建造师注册相关业务实施“零跑腿”后,办事群众每年可少跑腿十多万人次。

随着“放管服效”改革深入推进,许许多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换来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攀升,更夯实了河南把“六最”营商环境打造成金字招牌的底气。

——县域放权:减了负担多红利。

“以前营运证只能到市里办,费时费力。现在家门口就能提交材料办理,真方便!”温县交通运输局政务服务大厅里,领到营运证的佳兴运输公司负责人王佳祺高兴地说。

能放尽放、接好用好。今年1月1日起,我省分别向县(市)和开发区赋予省辖市级管理权限255项、136项,这不仅是“放管服效”改革的具体实践,更是县域经济“三项改革”的其中一项。

“从目前成效看,放权赋能改革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基层负担,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改革‘红利’,更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的活力。”省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这样评价。

今年我省印发《关于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聚焦乡镇的主责主业,通过下放行政执法权限、建设乡镇党政行政审批服务机构与平台、编制资源“减县补乡”等,创新资源配置思路和方式,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加大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力度,不断提升资源使用效益,达到“基层事情有人办”和“基层事情基层办”。

——“三化三制”:做强发展“主引擎”。

河南开发区总数在全国排名前三,但多而不优,顶尖型开发区更是屈指可数。症结何在?

“主导产业不明、社会职能沉重、发展精力分散。”长垣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根胜说。

今年3月,乘着“一县一省级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的东风,长垣将起重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合为一,将社会管理职能全部剥离,明确了主导产业、拓展了发展空间、卸下了管理包袱,干部职工专心致志干事创业,心齐气也顺。如今,长垣已成为省内创新潜力最强、产业链条最完善、集聚程度最高的开发区之一。

此外,为了进一步激发县域发展活力,我省不断深化省财政直管县财政管理改革,今年1月1日起,省财政对全省102个县(市)实现财政直管,赋予县(市)更多财政管理权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

目前,全省288个开发区整合为184个,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开发区新格局逐步形成。

聚焦高品质生活,全面改惠民生

群众的急和盼,就是改革的价值取向。围绕“一老一少一青壮”,河南始终把民生“难点”作为改革发力点。

——养老大事放心上,打造有品质的老年生活。

“这里吃得好、玩得好、照顾得也周到,有些地方比在家都强。”在驻马店市正阳县中民聚康养老中心,73岁的肖中山吃完早饭,就去做康复保健。“我感觉现在身体可棒。”老肖笑着说。

河南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备。郑州实施智能适老化“微”改造、开封试点长期护理保险、洛阳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省各地,“养老”一步步向“享老”转变。

据统计,全省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已达1.6万个,拥有养老床位53万张,比2012年翻了一番;553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894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成运营。

——人民健康摆首位,破解基层群众看病难。

医共体是啥?原来郸城县大多数老乡都闹不明白,但汲水乡的村民刘女士却有切身体会,“医共体是真救了俺一命啊。”

“以前得了脑血栓,只能到20公里外的县医院治。医共体建设以来,我们乡镇卫生院也有了卒中单元,给刘女士赢得了黄金救治时间。”郸城县第一医健集团虎岗乡卫生院院长朱一凡说。

去年以来,我省不断深化“五医联动”,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由“搭梁架柱”向“提质增效”转变,从“点上攻坚突破”向“面上整体提升”跃升,全省所有县(市)均按要求完成医共体建设任务,基层群众看病便利更多了、负担更少了。

——扩大就业强技能,让劳动者拥有“出彩人生”。

一技在身、一证在手、一条致富路在脚下铺就。

“以前打零工、干杂活,累还不挣钱。拿到电工专业中级资格证,现在一个月可以拿到7000元。”漯河市农村转移劳动力赵华直言,半年前参加的电工免费技能培训,是他人生“分水岭”。

去年以来,我省将“技能河南”列为“十个河南”之首、2022年重点民生实事之首,不断健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持续加强菜单式、订单式、滚动式和项目制技能培训,越来越多的“人力”变成了“人才”。

截至6月底,全省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78.3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取证)256.04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证)104.52万人。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以改革“金钥匙”开发展之门、谋奋进之局,河南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专家点评

推进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贠杰

河南是我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制造业大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具有代表性,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典型性,发展转型升级道路具有探索性。深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既是激发内生动力,以改革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可以为其他省份提升治理效能提供重要参照和借鉴,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全面深化改革,核心是要在全面上做文章、深化上下功夫,实现各项改革举措相互贯通、动态联动、协同高效。“全面”强调改革的宽度,要求改革覆盖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各个环节,体现改革的全域集成和整体效应。从营商环境到动能转换、从财税金融到科技体制、从民生实事到社会治理,一项项政策落地实施、全面推进,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体制机制保证。“深化”强调改革的深度,是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以深层次改革攻坚有效激发发展活力动力。无论是河南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省直事业单位精简60.7%,还是“三化三制”助力开发区明确主导产业、减轻管理负担、拓展发展空间,都是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革除体制机制存在的弊端,以标志性、战略性、牵引性重大改革打通深层次梗阻、解决好瓶颈性问题的突出表现。

当前,河南经济正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纷繁复杂的机遇挑战,更需要为全面深化改革廓清战略方位、明晰制度保障,以健全的考核激励机制树立鲜明导向,实现各领域各环节改革举措有机衔接、有效贯通、有序联动,推进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为现代化河南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于晴 整理)

亲历者说

开发区的改革“组合拳”

□温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马庆华

咋用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如何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带动作用?调到开发区工作这一年多,我对这两个问题有了清晰认识。

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开发区已经形成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功能性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但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不完善、空置闲置厂房土地急需盘活等问题,依然没能得到有效解决。

随着“一县一省级开发区”的优化布局,“三化三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开发区的社会管理职能被剥离出去,这样我们就能集中精力干好主责主业了。这一下让大家觉得豁然开朗,干劲也更足了。

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今年5月,我们开发区面向全国公开选聘经营管理人才。这些人才都具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百强县的工作经历,不但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也很丰富。

为了留住人才,我们拿出了最大诚意,打破编制束缚,“量身打造”聘任合同;改革薪酬制度,首次启用年薪制;在生活上多关心、在工作中多照顾……我们把有整体产业园招商建设运营成功经验的杜亚峰招来当管委会副主任,把有丰富投融资从业经历的刘国胜聘为县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给予他们充分施展才能的大舞台。

实践证明,人才的“引育用服”体制机制改革立竿见影。杜亚峰带队,与省外相关企业深度对接,围绕覆铜铝基板下游产业链,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5个、总投资17亿元;刘国胜用专业金融知识,谋划实施温县新型材料产业园区、科技创新综合体等多个项目,涉及总投资11.6亿元。

有了“千里马”助力,大家信心倍增。我们准备趁热打铁,计划到2025年,打造500亿级的食品产业集群,让温县成为全省知名的“食品药品之都”。(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小平 整理)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