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六大行“晒家底”:2021年营收合计超3.68万亿元,不良率普降

时间:2022-03-31 12:37:58 来源: 大河财立方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丁倩)截至3月30日晚,国有六大行2021年年度财务报告全部公布完毕。

2021年,六大行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等指标均实现正向增长。其中总资产合计超145万亿元,营收合计3.68万亿元,净利润合计1.27万亿元,平均日赚超34亿元。

“宇宙行”工商银行净利润3483.83亿元,继续领跑六大行,从资产质量情况来看,六大行不良率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然而,面对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疫情发生频次有所增多,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对国有大行乃至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仍存在较大考验。

六大行资产规模合计超145万亿元

邮储银行盈利增速领跑

2021年,六大行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等指标均实现不同程度正向增长。

从资产规模来看,六大行资产合计145.47万亿元。“宇宙行”工商银行以35.17万亿元的资产规模牢牢占据首位;邮储银行以12.59万亿的资产规模超过交通银行,进军前五;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排名则继续位列前四,资产规模分别为35.17万亿、30.25万亿、29.07万亿、26.72万亿。

从资产规模增速来看,各行间的差距较为明显。邮储银行以10.87%的增速排在首位;工商银行的总资产增速最慢,较年初增长5.48%。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1年,国有六大行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净利润增速。截至2021年底,六大行合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计1.27万亿元,较2020年相比,增长超过11%。

具体而言,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最快,以18.65%的增速领先六大行,其次为中国银行,增速12.28%,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1.89%、11.70%、11.61%、10.27%。

从营收来看,2021年,国有六大行实现营业收入合计3.68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仍然占据首位,营收达9428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建设银行,营收8242.46亿元;交通银行位居最后,营收2693.90亿元。

从营收增速来看,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的同比增速均在7%及以上,分别为9.42%、7.08%和11.38%、9.05%;工商银行由于基数较大,以6.48%的增速排在第六。

资产质量向优,六大行不良率普降

2021年,国有六大行的资产质量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复杂环境下的风险应对能力进一步夯实。

综合财务报表显示,报告期末,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实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降”。其中交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降幅最大,相比2020年减少9.02亿元;工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最高,为2934.29亿元,相比2020年减少5.49亿元;农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升幅最大,相比2020年增加86.69亿元。

从资产质量情况来看,报告期内,国有六大行的不良率均较2020年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旗鼓相当”;邮储银行的不良率最低,同比降低了0.06个百分点至0.82%;交通银行的不良率最高,较2020年降低了0.19个百分点至1.48%,同时,交通银行不良率降幅最大。

与不良率的降低相对应,六大行上半年的拨备覆盖率均同步提升,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其中,邮储银行以418.61%的拨备覆盖率排在首位,比上年末上升10.55个百分点;交通银行排在末尾,为166.50%。工商银行拨备覆盖率 205.84%,比上年末提高 25.16 个百分点;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299.73%,比上年末上升33.53个百分点;邮储银行拨备覆盖率418.61%,比上年末上升10.55个百分点。

六大行科技投入超千亿

“宇宙行”领跑一年投入近260亿

“科技浪潮对银行业而言既是冲击更是重塑。”交通银行行长刘珺在行长致辞中如是说。

如今,加快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拥抱金融科技,国有银行持续加大信息科技投入便是很好的说明。

记者梳理年报发现,2021年年报已成为六大银行展示金融科技实力的舞台,信息科技投入同比均实现增长。六大行去年在信息科技方面投入金额共计1074.93亿元,同比增长0.11%。

其中工商银行信息科技投入为259.87亿元,领跑六大行,占营业收入的2.76%,占比排名不及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位居第五位。交通银行信息科技投入87.50亿元,投入金额最少,但占营收比和同比增速分别位居首位,为3.25%、0.24%。

从年报中可以看出,金融科技已经渗透到个人金融业务、资金业务、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而持续增加的信息科技投入也给六大行开展业务带来显著的成效

其中,中国银行在年报中指出,全行科技条线共有员工12,873人,占比为4.20%。科技赋能支持业务提质增速,年报显示,中国银行跨境汇款、供应链融资等服务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普惠金融线上融资余额较上年末增长逾26倍;集约运营平台完成全辖推广,实现流程、数据、风控的统一共享,业务处理效率提升60%以上。

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致辞中提到,无科技,不金融,建设银行对内重塑银行服务模式,让业务从柜台走上“云端”,让金融资源精准投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也让许许多多基层员工跳出“金融内卷”。对外,与29个省级政府建立合作关系,打造阳光透明的“跨省通办”平台,千余项政务服务便捷办理。同时,进一步向同业输出系统建设和风控技术,推动场景共建、 技术共享和成果共用。

六大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大幅增长

中国银行普惠贷款新增创新高

作为支持中小微普惠金融业务的主力军,国有六大行不断下沉服务,发挥了“头雁效应”,其普惠金融贷款成绩在2021年年报中均表现不俗。

其中,工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1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784.48亿元,增长52.5%;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79.5万户,增加20.4万户;新发放普惠贷款平均利率4.10%。

中国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创历史新高,贷款余额8,8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15%,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客户数近62万户,高于年初水平。全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96%。

邮政业务衍生出来的邮储银行,堪称金融机构“下沉市场”中的排头兵,将普惠金融作为其发展战略之一,在2021年交出了不错的答卷,截至报告期末,邮储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9,606.02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比例超过14%,稳居国有大行前列。

农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万亿元,增长38.8%,普惠小微有贷户增加35万户,民营企业贷款增长21.5%。

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1.87万亿元,较上年增加4,499.44亿元,增幅31.60%;普惠金融贷款客户193.67万户,较上年新增24.12万户。加大对实体经济让利力度,当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16%,较上年下降0.20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88.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23%;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放平均利率4.00%,小微客户综合融资成本下降0.49个百分点。

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