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奕科技“港股上市”闹剧演给谁看?| 立方观察

时间:2022-03-21 12:32:22 来源: 大河财立方


张克瑶

市场经济在发展,商业闹剧不停歇。

自办敲钟仪式、佯装港股上市,港交所却“查无此司”。近期,厦门视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奕科技)自导自演“港股上市”的闹剧引起多方关注,也被厦门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公开“打假”。这出闹剧似乎告一段落,但仍有诸多细节值得深究。

首先,闹剧演给谁看?

今年1月22日,视奕科技在厦门举行“香港主板上市财富峰会”,现场参与人群包含各大品牌商、合作伙伴等,到场观众人数近600人。其实,本次峰会召开之前,视奕科技已于2021年11月24日在厦门举行了“香港资本市场签约仪式”。

从签约到“上市”,视奕科技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更神奇的是,视奕科技还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天眼查显示,视奕科技成立于2021年1月21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

公司成立一年左右就完成了“香港主板上市”的创举,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意如此给力?根据视奕科技官网,该公司主打名为“眼波仪”的产品,并开发有多款型号,公司愿景是“致力于成为眼部大健康产业创新电商平台服务商”。

如果去掉上市噱头,再参照峰会举行的时间点,两次峰会更像是产品招商会,上市闹剧大概率是视奕科技的商业营销行为,用“上市”展现公司实力,打消意向签约客户的顾虑。

其次,闹剧为何屡禁不止?

从现有的公开资料来看,视奕科技的上市闹剧,是一部播放了三集的连续剧。除了前文所处的头尾两集,中间一集于2021年12月14日在重庆“插播”,在视奕科技的这次重庆峰会中,尽管文字材料未出现“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字眼,但现场签约照片已暴露公司“身份”。

值得注意的是,视奕科技钟情于“财富”字样,每次峰会名头都是“XX财富峰会”,峰会内容则充满电商、直播等新概念。通过上市噱头与营销新概念的结合,部分不明真相的老百姓,或许就此登上视奕科技产品推广与销售的大船,甚至被骗钱财。

群众对财富的向往、持续翻新的商业概念以及监管的缺位,导致类似视奕科技上市在内的市场闹剧层出不穷,原始股、空气币等“牛鬼蛇神”曾先后登场,以市场闹剧开始,以个人悲剧结束。

再次,谁会为闹剧买单?

在资本市场上,常见的“碰瓷”闹剧就是蹭热点,什么概念在当下市场火热,个别上市公司就无意间透露与之对应的联系,当公司股价涨起来、需要公司正面披露时,公司则现身说法、撇清关系。

每逢资本市场出现概念炒作,总有部分股民按捺不住、跟风进场,幻想高位清盘、实现财富增值。然而,一旦进场者众,难免有“被割韭菜者”。几经折磨,受挫股民账面资金不断缩水,继而黯然离场。

视奕科技的上市闹剧,恐怕难逃类似戏码。反问一下,如果视奕科技对自家产品有足够信心,又何必虚构“香港主板上市”的假象?当意向客户受蛊惑成为客户,后期产品销售又不及预期,个人投资因此“打水漂”,势必成为闹剧买单者。

近年来,资本市场重要性日益受到各地政府认可,全国多个地区出台上市奖励政策。视奕科技频频打出上市旗号,也不排除其套取地方财政奖励的可能。

最后,“打假”之后,谁来跟进?

所幸的是,视奕科技的上市闹剧已被“叫停”。3月14日,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公告,视奕科技目前未在港交所上市。

不过,当笔者看到该公告落款是厦门当地某区“上市工作办公室”时,又产生新的疑问:视奕科技于去年11月就宣告上市,按照近几年各地重视资本市场、重视上市公司的逻辑,为何当地相关部门没有第一时间跟进把关视奕科技的经营情况?

资本市场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的特点,向来以严肃性而著称,如不是被媒体曝光,视奕科技的上市闹剧能演到何时,细思极恐。

此外,到目前为止,视奕科技已召开多场招商大会,这其中有多少虚假宣传?视奕科技的产品质量如何?有多少消费者权益被侵犯?闹剧发生的背后,是否有悲剧发生?不难看出,在厦门当地金融监管部门“打假”之后,还需更多相关部门行动。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