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警示“谨慎食用海虹” 海虹为什么能使人中毒?

时间:2021-05-31 11:50:47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唐山和秦皇岛等地纷纷发布了关于“谨慎食用海虹、毛蚶的警示”。尤其是秦皇岛,监测到了海虹的麻痹贝类毒素已经超标2倍以上。这不是今年才有的预警。每年的春夏之交,都有多个沿海城市发布类似的通告,以前还有过这个季节食用海虹等海产品中毒的报道。

那么,海虹为什么会含有毒素?以后还能吃海虹吗?

海虹本身无毒

但赤潮来临时体内会积累毒素

海虹的学名叫作贻贝,在不同地方还有淡菜、壳菜、青口贝等名称,是一种物美价廉的海鲜,经常在各地人们的餐桌上出现。海虹本身是无毒的,正常情况下可以常规烹调食用,之所以会出现毒素,主要和一种大名鼎鼎的现象——“赤潮”有关。

“赤潮”是指由于气候变化或者海洋水质的变化等原因,海水中的某些浮游植物暴发地增殖,导致水体变色的现象。这其中的一些浮游藻类能够合成多种毒素,不仅污染水体,还能够通过食物链等循环进入其他海洋生物体内,对海洋环境具有较大的危害。赤潮现象在世界很多海域会出现。在中国海域,它们出现的季节大致春夏之交。一般4月开始出现,经过5月之后下降,到6月就基本恢复正常了。

当赤潮袭来时,海虹食用了含有毒素的浮游藻类,自己并不会中毒,但是可以把毒素集中到体内。人们食用了这样的海虹后,就可能中毒。

海虹不是唯一富集毒素的海产品。除了它之外,扇贝、牡蛎、毛蚶、织纹螺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海产品也有。

常规烹饪煮熟

无法清除海虹体内的毒素

赤潮引发的毒素统称为贝类毒素。它是很多种毒素的统称,主要包括麻痹贝类毒素、腹泻贝类毒素、神经贝类毒素和记忆缺失贝类毒素等。这些毒素的耐热很强,常规烹饪的“煮熟”并不能破坏它们。如果海产品被它们污染了,消费者再精心的处理烹饪也还是不能完全避免中毒。

不同的贝类毒素导致的症状不同,简单来说,可能有四肢肌肉麻痹、头痛、恶心、流涎、发烧、皮疹、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眼花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短期内失去记忆力、呼吸停止甚至死亡。而且,它们导致人体中毒之后,并没有什么方法去解毒,只能依靠身体“硬扛”过去。

是赤潮高发季,建议不要食用

正如前面所说,海虹以及其他的贝类海鲜本身并不含有毒素。它们的毒素来自于赤潮,所以在没有赤潮的季节,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在赤潮来临的季节(4~6月),如果是在没有被污染的水体中生长的海产品,也不会有毒。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办法去判断面前的海虹被捕捞前的生长环境,所以不吃是最稳妥的选择。等到赤潮季节过去,政府确定安全了再吃,也就能保证安全了。

不过,海虹、扇贝、牡蛎等海产品,现在都有大量的人工养殖品,养殖过程中,能够对海水水质进行持续的监控,也就能够规避赤潮的影响。这样养殖出来的海虹以及其他海产品,也就不会有毒。所以,实在想要吃这些食物的人,可以去大型、正规的超市或者海鲜店——如果他们供应这些产品,那么应该是安全的。

最后提醒的是:不管吃海虹还是其他海产品,一旦食用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肌肉麻痹等症状,就必须立即赶往医院,并如实告知医生吃过这些食物,可能是贝类毒素导致,从而获得及时的救助。当然,吃其他食品出现这些状况,甚至没吃什么出现了这些症状,也都应该及时就医。

文/云无心(食品工程博士)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