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文全面规范面向中小学生培训使用的材料

时间:2021-09-07 09:58:14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日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对培训机构自编的面向中小学生的所有线上与线下、学科类与非学科类培训材料提出了全面规范要求。

《管理办法》对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质量提出哪些要求?不同类型的校外培训材料如何进行分类管理?违规使用校外培训材料会有什么后果?记者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采访。

内容关:注重思想、科学、适宜,列出负面清单

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整顿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对培训材料的管理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校外培训材料的编写缺乏基本规范,存在着育人导向欠缺、超标超前严重等诸多乱象,严重影响到“时代新人”的培育。

“从宽泛意义上看,凡是关涉育人的材料,都要慎之又慎,都应加强管理,一旦有疏忽,会酿成严重后果。”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看来,《管理办法》的出台,就是让校外培训材料管理有了政策依据、制度保证和科学引导,并有了具体可行的操作办法。

记者注意到,《管理办法》对校外培训材料的思想、科学和适宜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以 思想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内容科学准确,容量、难度适宜,与国家课程相关的内容应符合相应课程标准要求,不得超标超前。三是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学需求,有利于激发学兴趣、鼓励探究创新。

同时,《管理办法》强调培训材料中严禁出现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破坏民族团结、宣扬宗教迷信、植入商业广告或者变相的商业广告等12种情况。这些都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也是培训材料审核的负面清单。

“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学科类还是非学科类,只要是培训机构编写的用于面向中小学生培训时使用的所有材料,都在《管理办法》覆盖范围之内,没有死角,没有遗漏。”教育部校外培训教育监管司负责人强调。

资质关:既要思想正、品德优,又要能力强、经验多

多位专家表示,校外培训材料具有量大面广、种类繁多、更新较快等特点,需要一批高水编写研发人员来支撑。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强调,相关人员必须在思想政治上过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失德、失信、违纪、违法等不良记录。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明则认为,校外培训材料的编写研发人员既要有学科知识背景,还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历,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只有这样,校外培训材料的质量才更有保障。

为此,《管理办法》专门对编写研发人员的资质提出了明确要求:政治立场坚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事教育教学相关工作3年及以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形象等。学科类人员应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书,非学科类人员应具备相关行业资质证书或专业能力证明。审核人员除应符合上述要求外,还须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和较丰富的相关教育或培训经验。

“鉴于校外培训材料管理的长期缺失,经验储备不足,需要创新管理机制,以促进校外培训材料的提质增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在加强规范管控的同时,也要鼓励相关专家学者指导培训机构,组织校外培训机构材料编审人员参加相关培训研修活动,多措并举、堵疏结合提高材料质量。

审核关:学科和非学科、线上与线下培训材料分类管理

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线上和线下培训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如何对不同类型的培训材料进行分类管理?这是《管理办法》落地见效的关键所在。

教育部校外培训教育监管司负责人表示,学科类培训是“双减”规范的重点和焦点,《管理办法》对其监管更严、标准更高,要求培训材料采取校外培训机构内部审核和教育行政部门外部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双审核。非学科类培训材料,则在校外培训机构内部审核基础上,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协助相应主管部门开展抽查、巡查。

考虑到线上、线下学科类培训材料形式不一,《管理办法》也细化了相应管理要求,强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对线上及线下培训相对固定形式的基础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对以资料库、视频等形式存在的培训材料开展抽查审核,并鼓励各地探索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审核把关。

“检查发现培训材料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教育行政部门督促相关培训机构限期整改,并可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整改期间,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使用相关材料开展任何形式的授课活动。对情节严重或者逾期未完成整改的校外培训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吊销其民办学校办学许可。”教育部校外培训教育监管司负责人说。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