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布局学校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时间:2021-06-10 10:26:4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进入了城乡整体布局、农村微幅调整的阶段。2012-2017年间,义务教育学校数总体减少了12580所。其中城区增加了487所,镇区和乡村分别减少了452所和12615所;乡村小学减少了11791所,但乡村教学点增加了5550所。“建立校园网校数”和“音乐器械配备达标校数”两个代表指标数据显示,城乡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差距在缩小,乡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有了极大改善。随着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的推进,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教育设备等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城乡教育发展的历史差距问题仍然存在。

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的进程中,农村人口加快向城市流动,导致农村人口的稀疏化和城市人口的过密化,学龄人口在城乡之间的分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现有的城乡学校布局难以满足学生的高质量教育需求,这既给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带来新的挑战,也给城市学校布局调整带来新的难题。2013-2017年间,城区和镇区义务教育段在校生数在逐年增加,其中城区增加800万人,镇区增加500万人;乡村在校生数逐年减少了600万人。在校均规模上,城区小学和镇区小学分别基本维持在1000人以上和600人以上,城区初中和镇区初中基本维持在1200人以上和900人以上。

在此背景下,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面临两重挑战。一是优化学校布局和增加学校数量,接纳和吸收随迁子女,应对入学需求在城市空间扩张和绝对数量增加的变化;二是控制学校和班级规模,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推进学校之间与城乡之间教育的优质均衡。所以,科学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妥善处理好“存量”与“增量”问题。而此问题的解决又必须处理好三大矛盾:一是学校布局调整是以学校数量的增加扩张为主,还是以学校内部的空间结构优化为主;二是如何协调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的学校布局,以确保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基础教育升学系统的衔接;三是满足学龄人口入学需求与当地教育规划用地之间的协同问题。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迫切要求科学规划学校布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城乡学校布局调整的标准与程序,以遏制盲目的学校撤并、不科学的学校建设行为,以避免相关教育问题的滋生。其一,逐步建立起高质量教育公发展的城乡学校布局调整标准,既要考虑到学校办学质量、学校服务人口数量、学校与班级规模、学龄人口的空间变化、学生家校距离以及学校交通便捷等问题,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体验与学质量、学生家庭的经济支付能力、学校之于所在地的价值以及学校之于所在地特定人群的重要等问题。其二,落实与再细化城乡学校布局调整程序,衡好政策规定与群众教育诉求之间的关系,着力构建公正、公开的学校撤并程序,运用大数据、教育信息化手段、教育仿真技术等,分析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实时信息,科学调整学校布局。

各级政府要将城乡学校布局规划作为中长期教育规划的优先事项,明确土地、城建、教育、财政、编制等职能部门的工作要求及其职责,做好相应的监测与预测工作,科学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学校布局规划。其一,预留足够的学校用地。充分重视新建居民小区的配套学校建设,做到学校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建设、验收、使用;超前规划人口流入区的学校布局,从根本上解决学位不足、班额过大、超大学校、规模不衡等问题。其二,加快提升城区及其周边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水,缓解中心城区的入学压力。其三,灵活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形成寄宿制学校、走读式学校、村小、教学点协调发展的格局。其四,重新评估并保留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因时因地、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学校布局,在发展中解决城镇化教育需求的供给问题。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