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发明一道美食,流传千年,至今仍是西北第一碗!

时间:2018-12-20 13:45:46 来源: 百家旅游官媒自媒联盟


葫芦头源远流长,可追朔到唐代。葫芦头”泡馍是陕西名小吃之一,原料为猪肠、猪肚子,做得别具风味,入口浓香又不腻,美味无比。为啥叫“葫芦头”呢?故事还得从药王孙思邈义赠药葫芦说起...

相传,有年秋天,当时正值雨季,孙思邈从终南山、太白山采药行医返回家,在杜曲川过河时不慎落入水中,幸好被一青年搭救才免遭于难。那青年叫吕望才,就住在附近的河坡村,平时人挺勤快,之前以杀猪卖肉为生,后因肉价不稳亏了不少本钱,因此在村口大路边开店,改做猪大肠泡馍和猪杂糕熟食生意。

孙思邈在吕家店里歇息了一晚。第二天,吕望才一大早就起来煮汤烙馍,为一天的生意做准备。谁知汤锅揭盖,孙思邈却闻到一股腥臊味。

孙思邈尝了一口,也觉得腥味太大,仔细一问,才知道是加工方法不对。为了感谢救命之恩,孙思邈指导吕望才重新处理加工肠肚。下锅后孙思邈从拐杖上解下药葫芦,向锅里倒了花椒、大香、上元桂、良姜等药料,临行前把药葫芦送给了吕望才,郑重地说:“我叫孙思邈,以采药行医走四方为生。这个葫芦里装着几味除腥解臭的草药,日后煮肠肉作汤,放一些进去,保你汤鲜肉肠味美。”

吕望才为了感谢孙思邈的指点之恩,就将药葫芦悬挂门首,并将所卖“煎白肠”改名为“葫芦头”,葫芦头也因此成为了西安有名的小吃,一直流传至今。

1935年前后,张学良的东北军调到西安后,战士因水土不服,饮食差异,腹泻、感冒、腰酸腿痛等疾病不时增多。后来,有病战士不想吃军营里的“大锅饭”,到“春发生”吃葫芦头开开口味,不料吃后顿觉精神爽适,食欲大增,腹泻、感冒反而治好了。实际上这其中有中医“以脏补脏”的食疗理论。

张学良将军发现此事后,命令军营厨师仿做“葫芦头泡馍”,并列为“病号饭”。可是军营里做出的葫芦头,既不好吃也不能治病。后来,军部研究,每天发20份“病号饭”牌子,通知“春发生”泡馍馆优先照顾。

葫芦头不仅味道鲜美,且有食疗价值,故而它能久盛不衰,深深扎根于民间。其好处有一首诗可以概括:

肉如玉环汤似浆,

五味和中适口尝。

辣油红润晶如珠,

腥味尽除满口香!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