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禁捕退捕全村1592名渔民全部上岸 实现转行再就业

时间:2020-11-17 15:47:37 来源: 扬州网


长江边,扬州广陵沿江村渔民,世世代代“靠江吃江”。如今长江禁捕退捕了,全村1592名渔民全部上岸,政府给予建档立卡,统一进社保,免费培训技能,实现转行再就业。

听:渔家小院,机声隆隆

12日一大早,沿江村村民宗根宝家的小院子里机声隆隆,两台生产牙刷的机器不停运转,宗根宝夫妇给儿子宗庭打下手,一家三口忙得不亦乐乎。

宗根宝曾是沿江村有名的打鱼高手,往上数三代,全靠打鱼养家。到了儿子这一代,宗根宝觉得自己这辈子当渔民,吃的是没文化的苦,所以下功夫培养儿子上了大学,毕业后在苏州找到了体面的工作。

年轻人掌握了知识,视野开阔,对未来有更长远的打算。后来,宗庭辞掉工作回到扬州,在杭集跟人学会了牙刷制作。长江禁渔,政府发放了退捕补偿款。宗庭心想,能不能借机干一番事业呢?于是与父母一商量,购置了牙刷机,在自家小院里做起了牙刷代工生产。

宗根宝说:“不再当渔民,换个方式生活,感觉更有奔头了。”

同样是上三代靠打鱼为生的沿江村村民孙启林,55岁,只有小学文化,往年渔闲季曾到广东、海南跑过码头,学会了钢构、铁艺制作。长江禁渔了,往后怎么办?孙启林女儿、女婿一合计,办起了金属工艺制品家庭工厂。

“跟你这么说吧,过去江里打鱼风里来雨里去,危险又受累,行情好时忙一年也不过一二十万块钱。现在靠手艺吃饭,生活安稳。”孙启林竖起手指一晃,叮嘱记者不要明说他家现在的收入。

看:统一社保,后顾无忧

沿江村共有454户、1666人,长江禁捕退捕政策实施以来,符合补偿政策的1592名渔民,全部得到了补偿。政府还免费开办各种技能培训班,为渔民转行再就业提供服务。

“男劳力到附近工业园区企业上班,女劳力进城当月嫂,有门路的忙自己的事业……如今在沿江村,有劳动能力的都不会闲着。”沿江村党总支书记王永来说,渔民都支持政府决策,洗脚上岸后自主择业、自发创业积极性蛮高。

“越是这样,越不能让渔民吃亏。”王永来说,为了安置退捕上岸的渔民,政府专门拿出财政资金,给大家统一办了社保,解决后顾之忧。

56岁的沿江村村民卞大凤,每个月养老金1090元。她的老公宗根银今年59岁,对妻子“已经拿到手两个月的养老金”有点羡慕,不过想到自己马上60岁了,也能拿到养老金,心理平衡的同时还有感慨:“过去想都不敢想,我们渔民也能和城镇职工一样拿养老金。”

眼前靠劳动挣钱,将来有社会养老,沿江村村民的好日子还不止这些。王永来说,政府设立了协助巡护、河道保洁、水上清漂等公益性岗位,为退捕渔民量身“造饭碗”。村里也在千方百计为村民生产生活想招,为全村长远发展考虑。

想:换个方式,吃渔文化饭

“沿江村过去因渔而生,如今还要吃渔饭,只不过这是另一种吃法。”王永来介绍,沿江村已聘请扬州意匠轩园林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特色体验旅游项目规划”,“我们打算以乡村生态农业景观、乡村民居景观、渔业文化景观等为特色进行规划建设,将沿江村打造成渔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目前,已经有南京的一家公司过来考察了,计划投资开发渔村特色文化体验旅游项目。世界自然基金会一行人也来调研,计划助推村里发展生态休闲产业。

渔家人换个方式,生活更有奔头。不少村民看到“渔家饭新吃法”的前景,纷纷摩拳擦掌。曾经被誉为“刀鱼王子”的长江刀鱼捕捞能手钱长阳,如今打算研究沿江村的渔文化。“等旅游发展起来,我就当个渔村导游。”他说。

已经开吃渔文化饭的宗根银,利用自家房子开起了饭店。儿女都在外面工作,经常带一些朋友回来吃农家菜、赏渔村江景,他敏锐感觉到“那都是商机”,于是有了新想法,打算扩大经营搞“渔家乐”。

“不少人家,老的留守村里,孩子们在外发展,弄得好的话,将来家家都是度假村。”宗根银憧憬的美好未来,也许正是整个沿江村的未来。记者 周晗

关键词: 长江 禁捕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