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再创佳绩 共荣获17项国家科技奖励

时间:2021-11-04 09:01:11 来源: 河南商报


11月3日,一年一度的中国科技界殿堂级盛会——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

河南省再创佳绩,共荣获17项国家科技奖励,包括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和1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河南省主持的项目有4项,参与的项目有13项。

在河南省主持完成的4个项目中,由郑州大学何季麟院士主持完成的“板显示用高能ITO靶材关键技术及工程化”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由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王家耀院士主持完成的“智能化地图综合与多尺度级联更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河南理工大学曹运兴教授主持完成的“复杂地质条件储层煤层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等3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在获奖参与项目中,中原工学院、安阳龙腾热处理材料有限公司参与的两个项目均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其他参与项目包括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来,一起跟随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一下这些在河南诞生的尖端科技。

打破国外垄断,迫使外国供应商降价75%以上

在互联网时代,手机屏幕、电脑屏幕每天都要和人们见面。此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河南一个获奖项目就与屏幕的生产有关。

郑州大学何季麟院士团队主持研发的“板显示用高能ITO靶材制备关键技术及工程化”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板显示屏的生产过程中,ITO靶材不可或缺。ITO靶材是铟锡氧化物靶材的缩写,用于通过磁控溅射工艺,在玻璃基板或有机薄膜上镀上一层透明、导电薄膜,也就是ITO薄膜。ITO薄膜是目前氧化物薄膜里透光和导电最好的,所以ITO靶材是显示面板必需的上游材料。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虽然中国是铟资源大国,但80%的靶材市场曾被日韩垄断,国内目前生产的ITO靶材只能满足中低端需求。据介绍,中国靶材研发滞后20年,28家企业年产尚不足日本三井一家,烧不出大号靶材,板显示制造仰人鼻息。

郑州大学何季麟院士团队,突破解决了高能ITO靶材制备全流程工序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卡脖子”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整体工艺技术自主创新。其关键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还曾荣获2019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郑州大学相关负责人向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介绍,该项目产品已经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于世界最大面板企业京东方的高世代TFT线,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完全可以替代进口。该技术迫使日本ITO靶材大幅降价,降幅75%以上。在经济效益方面,项目推广三年新增销售额1.05亿元,利润953万元,新增应用效益47.4亿元,利润5.1亿元。

此外,项目的研发过程中还建立了高水靶材研发台与团队,为行业培养了一批领军与骨干人才,推进了我国战略新兴显示产业用关键基材的国产化进程,为靶材料“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作出了示范引领贡献。

这位河南教授的技术破解了煤层气开采难题

河南理工大学煤层气瓦斯地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非常规能源地质与开发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曹运兴教授主持完成的“复杂地质条件储层煤层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要了解这个项目,就要先了解煤层气和天然气的关系。天然气是重要的低碳能源之一,小到老百姓做饭、洗澡、取暖,大到清洁发电、工业生产,都有天然气的身影。

煤层气是与煤伴生、共生的气体资源,指储存在煤层中的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要成分,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常规天然气通常是油田气、气田气)。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中国目前距地表2000米以内的岩层中大约有天然气储量30万亿立方米。但我国天然气长期要依赖大量进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开采技术相对不成熟,开采效率不高。特别是在地质复杂环境的煤层气,例如,新疆、山西等地有的煤层气,由于地质环境复杂,反复尝试了超过十年也没能成功开采。

曹运兴教授与其团队历时13年研发的技术,将在煤层气开采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对症下药、辨证施治。我们这套方法可以用张仲景的中医理论来形容。”曹运兴教授这样向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描述。

他解释,这套技术主要适用于地质复杂环境的煤层气,是一套复杂的体系,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对症下药”达到高效采集。在同样的地质环境下,相比常规方法可以提高采集效率5~10倍。

例如,新疆的煤层气开发,此前尝试了13年一直没有开采成功。后来,曹运兴教授团队运用他们的方法成功开采。此外还有山西晋城、长治等地的煤层气开发都用到了该技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煤层气的开采还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煤层气还有个俗称是“瓦斯”,煤层气空气浓度达5%~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这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因此,在采煤前,对煤层中的瓦斯进行开采和抽放,可以大大减少风排瓦斯的数量,降低煤矿对通风的要求,煤矿瓦斯爆炸率将下降70%到85%,改善矿工的安全生产条件。

“接下来我们还将针对更多不同的地质环境,探索新的开采方法。”曹运兴教授表示,他和团队将致力于为国家洁净能源、国家战略资源作出新的贡献。(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郭丁然)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