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印发《关于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22个具体政策举措

时间:2021-08-05 08:34:03 来源: 河南新闻广播


8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迎伟介绍,7月中旬以来,我省遭遇历史罕见的极端特大暴雨天气,郑州、安阳、鹤壁、新乡等多地受灾严重。 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的灾情得到有效缓解,工作重心正由防汛救灾转向灾后重建。

另据了解,8月3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从快抢险、建设施、保主体、稳大局、强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了22个具体政策举措,可谓干货满满!

滑动查看《关于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若干政策措施》详细内容

↓↓↓

《关于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若干政策措施》

一是扎实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主要包括除险排涝、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消杀防疫、严防次生灾害、确保汛期安全等6项政策措施。其中,在快速完成除险排涝方面,提出把城市排涝作为重中之重,指导卫辉、浚县等灾情严重地区科学合理确定抽排泄洪方案,尽最大努力推动内涝情况明显改善、尽早解除。在全力做好转移群众安置工作方面,提出要完善集中安置场所服务功能,确保已转移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的地方住、有干净水喝、有伤病得到及时医治。在消杀防疫方面,对灾后全面消毒消杀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一方面,全方位无死角开展防疫消杀,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另一方面,坚决守住防止疫情蔓延扩散的底线。

二是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修复建设。 当前,第一位的工作就是做好重大基础设施除险加固,尽快修复各类水毁工程,备战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强降雨过程。主要包括水利和农业生产设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城镇基础设施、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防灾减灾能力、项目前期工作等6个方面。其中,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修复建设方面,提出按照先通后固、逐步提速原则,力争京广线、陇海线、太(原)焦(作)、侯(马)月(山)等普速铁路和郑(州)太(原)高铁8月中下旬恢复正常运输。在加快城镇基础设施修复建设方面,提出开展城市窨井盖、电线杆等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治理。

三是帮助市场主体和农业恢复生产经营。 中小微企业和农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最易受到冲击,在灾情、疫情叠加这一特殊时期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政策帮其渡过难关。为此,我们从加大信贷纾困力度、减轻企业负担、恢复农业生产等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支持政策。其中,在加大信贷纾困力度方面,推行信用修复承诺制,梳理申报防汛救灾“信易贷”重点企业白名单,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质增信。在着力减轻企业负担方面,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且受灾情影响不能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收1个月房租,减半收取2个月房租,并在税收、社保等领域明确了相应的缓缴政策。在全力抓好农业恢复生产方面,省财政对受灾农田补种改种给予适当补助,由各县统一采购种子发放到实际种植户,对于自行补种的农户,将由各县对其购种费用给予适当补助。

四是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在灾情、疫情叠加冲击下,确保社会大局稳定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在重要物品保供稳价、安全生产、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强化舆论引导等4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其中,在重要物品保供稳价方面,提出尽快恢复省内煤矿生产,加大外省电煤采购力度,扩大储煤基地建设规模,多措并举确保电煤稳定供应。在安全生产方面,提出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压实责任、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加大对灾区食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食品抽样检测,坚决防止浸泡、霉变、过期及回收的食品流入市场。

五是强化保障措施。 再好的政策也要靠抓落实。为此,我们从3个方面明确了具体工作办法。其中,在加强组织调度方面,提出各受灾市、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抓紧编制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实行挂图作战、台账管理、责任到人。在强化政策保障方面,提出各级政府在困难时期要坚持“过紧日子”,大力压缩一般支出,集中财力用于灾后恢复重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狠抓督办落实方面,提出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审计部门要开展相关资金和项目跟踪审计,严把工程质量关、资金使用关、廉洁安全关。

发布会现场,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翔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承启,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建防,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翔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巩魁生还针对记者提问回答相关问题:

为应对灾情,财政怎样筹措资金,资金使用情况如何?

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翔煜:

积极争取中央补助、紧急动用省长预备费、用足用好各方捐赠,资金筹措一批、分配一批、下达一批,中央资金下达省级后当天研究分配、迅速下达市县。同时,要求市县财政部门在接到省级下达的资金后,当天分配下达,确保资金不过夜、不滞留。 7月22日至8月2日,省财政共下达11批资金47.25亿元,为防汛救灾提供了有力支撑。

资金主要用于五个方面。一是财力补助资金20.23亿元,由市县统筹用于抢险救灾、紧急避险、受灾困难群众救助、工业生产救助、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水毁工程设施修复、农村毁损房屋补助、城镇基础设施维修、停产停业的商贸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补助等方面;同时充分考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避免规模返贫。二是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1.8亿元,主要用于搜救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倒损民房修复等方面。三是群众生活补助资金6.48亿元,主要用于受灾困难群众给予临时生活补助,农村地区因灾倒塌房屋重建补助、因灾损坏房屋修缮补助,以及未参加商业保险的城镇居民小区电梯等基础设施的维修补助。四是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6.45亿元,主要用于自然灾害救灾及恢复农业生产所需的物资材料和服务补助,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设施修复、水利设施工程水毁修复以及救灾所需设施设备修复等方面。五是城乡小商户补助资金1.64亿元,主要用于对因灾造成经营困难、停产停业的商贸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一定时期的房租补贴、按照受灾经营用房面积定额补助等方式弥补损失。六是城乡基础设施修复补助资金6500万元,主要用受灾地区水毁道路抢修保通。

在分配下达资金的同时,印发《关于加强防汛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紧急通知》,坚决杜绝资金截留、挤占和挪用。

当前农业生产恢复情况怎么样?农业农村部门围绕推动农业生产恢复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承启:

截至8月3日,全省农作物受灾1470万亩,其中成灾970万亩,绝收570万亩;受损棚室设施12万亩,受灾农田1060万亩,受灾养殖场户达18527家,死亡畜禽1114万头只,圈舍损毁639万方米,渔业受灾33万亩,成灾9.4万亩;全省农业受灾程度是多年来最重的一年。

农业救灾和生产恢复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成效。 截至8月3日,累计排除田间积水1500万亩,改种农作物16万亩、病虫害防治470万亩、中耕施肥302万亩,处理水泡粮食累计2005万公斤,转运畜禽407万头只,无害化处理死亡畜禽926万头只。

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正全力抓好各项救灾和恢复生产工作: 一是全力抓好补种改种。对具备条件的90多万亩地块,尽快组织改种,确保一周以内全部改种完毕。对积水已排需要散墒的260万亩地块,抓紧组织人力物力开沟散墒,尽快排除田间暗水,同步做好改种物资准备,确保能改尽改。对蓄滞洪区以及还有积水的220多万亩地块,积水退去后尽快排除田间积水,晒田散墒,创造条件进行改种。

二是全力抓好死亡畜禽处理。 用足用好省财政已下拨的1960万元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7620万元死亡畜禽和后续下达补助资金,加大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密集区、人口聚集地死亡畜禽的排查力度和频次,发动广大群众打捞收集畜禽尸体,按照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及时处理,防止动物疫病传播。组织饲料、兽药、饲草企业,根据灾区需求捐赠物资,协调金融机构帮助解决资金难题,中原农险开辟绿色通道,已向养殖户理赔1333万元。

三是全力抓好消毒防疫灭源。 积极配合国家农业农村部和社会爱心机构,组织北京、黑龙江、浙江、内蒙古等省市和大北农、宝利来、惠嘉大动保、金宇、牧原、双汇等企业,累计捐赠消毒剂2.9万件箱、防护用品70万套份、疫苗6600万头份、诊断试剂2200余盒、消毒器械100余台等等。组织基层防疫力量,继续深入开展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等关键场所消毒,着力消除病源。增加监测密度和频率,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对免疫抗体水较低畜禽及时补免补防,提高免疫密度,严防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四是全力抓好物资供应。 省农业农村厅已成立4个供应保障专班,具体负责灾区需要“资金保险、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兽药、农业机械”等保障供应,确保第一时间运送到灾区。同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搭建临时厕所,修复冲毁厕所,集中清运处理化粪池粪污,防止疫情发生。

五是全力修复受损设施。 针对需修复的农田、畜牧、渔业设施,制定修复指导意见和灾后重建工作方案,积极争取国家设施修复资金支持,组织力量全面开展受灾地区生产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做好农田清淤、地块整、圈舍维修、渔塘堤坝养护、大棚修复和井、路、渠疏通等除险加固工作,对受损农田设施分类修复,及时补栏增养,尽快恢复生产。

受灾害影响,灾区内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存在车间进水、厂房设备损坏、原物料泡水等现象,灾后恢复生产,面临一定食品安全风险。市场监管部门如何加强灾后监管、帮助企业恢复生产?

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建防:

一是发布风险提示。 7月21日,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汛期食品安全风险提示》,指导提示食品生产经营者做好汛期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安全自查,严防9种食品安全风险,提示消费者注意7项汛期饮食安全,并对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提出了8项具体要求,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二是加强风险排查。 7月26日,出台《关于加强防汛救灾期间食品生产安全风险防控的通知》,部署全省开展灾后食品生产安全专项风险排查,要求受灾企业集中收集、集中存放、集中销毁受洪水、积水污染的食品;所有食品生产企业不得使用受洪水或积水污染、霉变的食品原料及受洪水、积水浸泡的未经清洗消毒的设备设施、包装材料加工制作食品,不得直接使用未经处理的、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源作为食品生产经营用水;督促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加强水源监测,确保成品检验合格。

三是帮扶企业复工复产。 灾情过后,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及时与企业沟通对接,为企业恢复生产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指导帮助企业开展生产经营场所消杀、受污染原物料妥善处置、生产用水安全监测等,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目前,全省大多食品生产企业正常生产、安全生产,行业秩序整体稳定。

市县财政部门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确保安排下达的救灾资金尽快发挥效益?

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翔煜:

首先,开通资金支付绿色通道。 郑州、焦作、鹤壁、新乡等地财政部门采取预拨、简化流程等方式,开通资金支付绿色通道,确保第一时间分配下达救灾资金。

其次,开通政府采购快速通道。 鹤壁市财政局启动紧急采购程序,实行“自行采购+内控管理”,及时保证防汛救灾物资需求。新乡市财政局依法免除涉及采购事项的程序,做好防汛救灾物资储备保障。

第三,部门联动加强物资调配。 新乡市民政、财政、交通等有关部门在新乡市财政局成立物资保障中心,尽心尽力做好调度协调,让物资尽快到达防汛抗洪一线。鹤壁市财政局制订救灾物资储备调配流程,及时公开捐赠资金和物资接收使用信息,自觉接收社会监督。焦作市财政局主动与应急、水利、粮食、住建等部门沟通对接,全力保障汛前抢险备料、物资储备、汛情监测和隐患排查等工作。

目前我省在保障村民住房安全和城乡房屋评估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巩魁生:

在保障农村住房安全方面, 一是第一时间印发灾后农房安全隐患排查要点, 指导各地按照排查要点,对受灾农房进行安全应急评估。经评估暂不具备返家条件的农房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同时采取封房措施,坚决阻止村民进入。

二是为帮助市县解决房屋安全鉴定技术力量不足问题, 我们从各勘察设计院所、质量检测机构、建筑施工和监理企业抽调14类15251名技术专家组成的万人技术服务团,支援各地开展农房安全评估,同时厅里还由6名厅级干部带队,指导各地加快推进房屋安全排查评估工作。

三是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分类开展重建工作, 对于经评估可在原址重建的房屋,建议以农户聘请施工队伍自建为主,农户自建确有困难的,乡镇政府和村委要帮助村民协调组织培训合格的施工队伍进行建设;对于因灾损毁特别严重,确需整村搬迁的村庄,首先做好村庄选址和规划工作,合理避让洪涝灾害频发区、地下采空区和软弱土、涣散土层,而后由当地住建部门或乡镇组织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进行统建。

四是指导市县迅速开展农村建筑工匠专业技能培训, 引导村民建房时选用经过培训的农村建筑工匠,加快农房灾后重建进度,同时在新建房屋中大力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提高房屋建设质量。

截至8月3日17时,全省已评估农房16.96万户、涉及行政村5560个,经评估具备农户返家条件的房屋10.53万户,每日参与房屋评估的技术人员约4300余人。

在城镇房屋安全鉴定方面,针对受灾既有城镇房屋、在建房屋建筑开展排查整治,确保不漏“一房一项目”。指导各地加强技术鉴定人员培训,加大质量安全监督巡查力度,严把在建房屋建筑复工质量安全生产关口,严防次生灾害发生。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做好分类整治,严格复核验收,果断采取保障群众安全的硬措施,该封就封、该停就停、该拆就拆,坚守不发生人员伤亡底线。截至目前,累计排查整治城镇既有房屋265315栋,其中受灾房屋3652栋,已整治905栋;在建房屋市政工程7960个,其中受灾865个,已整治312个。

接下来将根据灾情控制情况,边进行排查评估,边推进灾后重建,尽快让人民群众住上安全房屋。

受洪灾影响,个别地方的受灾群众还在安置点生活。目前正值夏季,气温高,食品易霉烂变质,有可能引发食品安全等问题。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灾区群众饮食安全?

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建防:

一是开展汛期食品安全科普宣传。 我们通过发布《汛期食品安全风险提示》,提醒灾区群众防范汛期食品安全风险。相关市、县市场监管部门利用信息公示栏、电子显示屏风险提示、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提示灾区群众树立食品安全意识,防范饮食风险。

二是加强临时安置点食品安全监管。 要求市、县属地监管部门及时检查清查捐赠物资,超过保质期、腐烂变质、无食品标签等不合格食品一律不得发放。加强监督检查,严禁使用溺死、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肉制品及使用腐败变质、受潮发霉的食品原料。重点加强对蔬菜、肉类、米、面、油等大宗食材和盒饭、捐赠食品以及一次餐饮具等抽检力度,强化食品安全质量监管,保障安置点群众的饮食安全。

三是全面开展灾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 持续加大受灾严重的市、县生产经营食品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开展对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大型商超、食品贮存仓库等重点区域的排查,坚决杜绝过期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霉烂变质食品流向临时安置点,全力保障安置点群众购买到放心、安全的食材。

灾情发生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者36790家次,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395个,排查清理因洪水雨水积水污染食品8887公斤,立案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4件,全省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河南新闻广播)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