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热议#念兹在兹 心系教育事业

时间:2022-01-07 09:39:36 来源: 郑州日报


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在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围绕“双减”政策落地、课后延时服务、“双一流”高校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教育热点话题踊跃建言。

推动“双减”落地

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减”

“双减”政策旨在回归教育本质,培养优秀人才。民革河南省委会在《关于减轻学生和教师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案》中提出,“双减”政策的落实,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关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学生和家长深入理解教育本质,真正明确教育目的,互相配合、协同推进。

中小学生的作业量要满足必要和适度的原则,不能只追求减量而忽略了学习效果,要减“量”不减“质”。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对作业的需求和完成度不同,建议教师尝试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综合思考各个相关要素,深入分析和全面诊断教学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作业进行分级设计,因材施教。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师作业设计能力进行培训,真正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让教师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作业设计。

采用达标性评价代替竞争性评价,义务教育阶段以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对知识和技能的检验以“达标”“合格”为主要评价结论,而不是以“满分”“高分”作为追逐的目标。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新的以“达标”“合格”作为主要区分度的教育评价体系,减少竞争性评价指标,努力发展“优质而公平”的教育。

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教育部门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双减”的真正目的,减少针对“双减”的各类评比、考核和各类行政评估,严格执行已有规定政策,为“双减”减负。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课后延时服务”可作主场地

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让“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广大师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话题。“课后延时服务”如何开展?省政协委员李花认为,可以利用这一时间,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显示,近七成中小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低于1个小时,约19.6%受访者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足0.5小时。在李花看来,如果无法保证阅读时间,那么再好的书,学生也读不上,而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能力的强弱,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的影响也很大。学校应该充分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后延时服务内容是否充实、时间能否高效利用、学生安全能否得到保证等,都是学校、家长考虑的重要因素。李花说,部分中小学很早就开展了与“课后延时服务”类似的“校本课程”,既解决了“课后4点半”问题,又延展了素质课堂的丰富性。“我们安排了30余个门类的课程供学生选择,课外阅读和体育运动是最受大家欢迎的。”她介绍,“课后延时服务”安排课外阅读课程的优势很大,对场地和环境没有硬性要求,投入成本比较低,即便是一些农村小学也没有实施压力。

如何保障阅读效果?李花建议,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指导,由教育专家进行教材统编、培训师资,在不增加教师负担的前提下,以大班上课、走班上课等灵活机制,实现教师轮流参与、小学生全面参与,并保证课外阅读课程的效果。同时,创新小学生阅读活动的形式,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

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

助力中原大地起高峰

2017年,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入选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经过五年建设,两校办学质量明显提升,影响力显著增强。在“双一流”建设的带动下,河南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加快,但与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我省提出,到2025年,“双一流”建设高校晋位升级、一流学科创建高校加快发展,实现在中原大地起高峰。

对此,省政协委员丁庭选表示,当前河南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围绕“筑高地”,按照扶优扶强扶特的原则,我省遴选确定了7所高校11个学科开展“双一流”创建,全力打造“双一流”后备军、培育“第二梯队”,争创国家一流学科。目标任务已确立、支持政策已谋划,应加快推进相关建设政策举措落地落细落实。

丁庭选建议,要加大政策举措支持力度,特别是对7所高校11个学科“双一流”创建要加大政策、资金、平台、项目、人才、要素等投入,要有操作性强、实施效果好、干货满满的举措,聚焦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把11个学科建设水平提升上去。要加大政府“放管服”改革力度,特别是在人才引进、成果评价、职称评聘、岗位设置、资金使用、平台项目申报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力度,进行重塑性、重构性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双一流”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束缚,扩大7所创建高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创建高校内生动力、创新活力,疏通政策堵点,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要加强建设绩效考评,落实创建高校和政府部门目标责任,不仅要加强对创建高校建设绩效的考评,还要加强对政府有关部门任务落实情况的考评,形成建设合力,扩大建设效应,强化建设成效。

发展地方应用技术型高校

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紧缺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刻不容缓。

省政协委员卢奎认为,地方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为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应进一步聚焦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高质量创新发展地方应用技术型高校。

应用技术类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卢奎建议,地方政府组建“校企合作综合服务指导中心”和“跨企业实习实训中心”,要求或动员企业积极参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并发布企业可提供实习岗位信息和技术需求信息、高校学生实习实训需求信息和技术成果信息,为地方高校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公共实践教学基地和生产实习基地。

卢奎表示,地方政府要严格落实教育法,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并逐年增长,对地方高校的生均拨款不低于省属本科高校的平均水平,经济条件好的地市应高于省属高校的平均水平,确保应用技术类型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经费充足,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希望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省市共建或项目建设等方式,给予应用技术类型地方本科高校更多的资金支持,为进一步整体提升地方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完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竞昳 李爱琴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